[发明专利]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12251.7 | 申请日: | 2011-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72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刚;刘昌衡;贾爱荣;夏雪奎;袁文鹏;刘新;张绵松;孟秀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科学院中日友好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07D313/00;C12P17/08;A01N43/22;A01P3/00;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曲志波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合物1,13-二羟基-6-甲基-6,7,8,9,12,13,14,14a-八烷氢-1H-环戊烷[f][1]环氧十三烷-4(11aH)-酮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天然产物是发现药物和农药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天然产物是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等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次生代谢产物,其中植物来源的部分天然产物作为传统药物已经使用了几千年,有些至今还在使用,如世界上应用最广的镇痛药阿司匹林(Asprin)来源于柳属(Salix)和杨属(Populus)植物;而第一个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抗癌药物紫杉醇(Taxol)最初来源于太平洋植物红豆杉的树皮。Fleming和Chain等科学家对青霉素(Penicillin)的研究宣告了从微生物中发现抗生素时代的来临,在随后的几十年中,人们从微生物特别是土壤微生物链霉菌(Streptomycete)中发现了大量的抗生素,不仅减轻了疾病对人类的困扰、提高了生活质量,而且使生物工程、天然药物化学、有机化学等相关学科,以及制药业、农业和工业得到极大发展。
近20年来,由于高通量筛选和组合化学的兴起,大部分制药公司放弃了天然产物药物的研究;然而随着合成农药的残留对环境的破坏,合成药物对人体毒副作用的增强,更重要的因素是经过多年努力后,应用组合化学方法制备的化合物难以达到天然产物丰富的结构多样性,人们又重新审视天然药物研究的重要性。据统计,目前约有40%的处方药物来源于天然产物或其衍生物;过去25年里,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的抗肿瘤、抗偏头痛、抗高血压的新化学实体中约50%来源于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
目前以该化合物为母体化合物进行结构改造的化合物多达二十几个,发现了一些具有更好活性的药物候选化合物。由此可见,该化合物是一个药物研究的重要母体化合物,通过化学合成该化合物的成本较高,难度也较大。所以利用微生物发酵制备的方法获得该化合物是一条比较理想的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然化合物的具有抗真菌活性的化合物及其应用。通过研究我们研究发现该化合物还可以通过拟茎点霉属(Phomopsis chimonanthi)的固体发酵生产得到,为该化合物的获得提供了另一条途径。经过活性测试,该化合物除了文献报道的活性外,还对烟曲霉生长有抑制作用。我们首次发现了该化合物对烟曲霉也有抑制作用。
本发明专利在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活性化合物的高通量筛选基础上,发现了拟茎点霉属(Phomopsis chimonanthi)的大米发酵粗提物具有抗条件致病菌Aspergillus fumigatus(FGSC A1100)活性,通过活性跟踪,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了具抗烟曲霉活性的化合物1,13-二羟基-6-甲基-6,7,8,9,12,13,14,14a-八烷氢-1H- 环戊烷[f][1]环氧十三烷-4(11a H) -酮。
本发明的生产菌株为拟茎点霉属(Phomopsis chimonanthi),该菌株已于2011年12月5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内,保藏号CGMCC No 5551。
一种化合物1,13-二羟基-6-甲基-6,7,8,9,12,13,14,14a-八烷氢-1H- 环戊烷[f][1]环氧十三烷-4(11aH)-酮,其特征是结构式为:
分子式C16H24O4 ;ESI-MS:280;物理性状:无色晶体;它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chimonanthi)的固体发酵获得。
一种化合物1,13-二羟基-6-甲基-6,7,8,9,12,13,14,14a-八烷氢-1H- 环戊烷[f][1]环氧十三烷-4(11aH)-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生产菌株为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chimonanthi),
(1)真菌拟茎点霉属(Phomopsis chimonanthi)的活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科学院中日友好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未经山东省科学院中日友好生物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22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