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积温调节干母出现时间提高五倍子产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11546.2 | 申请日: | 2011-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4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杨子祥;陈晓鸣;黄泽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A01G1/00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陈左 |
地址: | 650224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积温 调节 出现 时间 提高 五倍子 产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昆虫的培育方法,具体涉及利用积温调节干母出现时间提高五倍子产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五倍子是瘿绵蚜科的某些蚜虫寄生在盐肤木、红麸杨、青麸杨树叶上,刺激叶组织细胞增生膨大而形成的各种虫瘿的总称,是我国重要的林特产品和出口创汇商品。五倍子不仅是一种重要的中药,而且是生产单宁酸、没食子酸和焦性没食子酸等化工产品的主要原料,在医药、化工、纺织、矿冶、农业、食品、环保、轻工和电子等行业中用途广泛。中国五倍子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95%以上,以单宁酸含量高、质优、量大著称于世,被称为“中国五倍子”(Chinensis Gallnuts)。能形成五倍子的蚜虫共有13种,对应于13种倍子,其中角倍蚜(Schlechtendalia chinensis)是五倍子生产上利用最多的种,由其形成的角倍产量占五倍子总产量的75%左右,是最具经济价值的五倍子种类,在生产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五倍子是由倍蚜干母在寄主树叶上取食所形成,干母数量的多少和上树的早晚直接影响倍子的产量。
五倍子蚜虫营异寄主全周期生活,一生中要经历无翅干雌、有翅干雌、越冬若蚜、有翅春迁蚜(性母)、雌雄性蚜和干母等蚜型,在寄主树和藓类两类寄主上交替转换生活,其中干母是上树取食树叶形成倍子(虫瘿)的蚜型,其数量的多少和上树的早晚直接影响当年的倍子产量。生产上通常采用植藓养蚜、挂放性蚜或林间植藓、自然迁飞来帮助倍蚜越冬,增加倍林内的春迁蚜和性蚜数量,由交配后的雌性蚜产下干母并上树形成倍子。这种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倍子的产量,但也存在下列问题,一是干母上树的时间只有一次,大量的干母集中在相邻的复叶上取食,一般只能在1-4片复叶上形成倍子;二是干母上树的时间过于集中,早春的气温不稳定,如果遇到温度的激烈变化,将导致干母大量死亡,造成减产甚至绝收,难以做到高产稳产。这不仅影响着倍林经济效益的发挥,也制约了五倍子人工培育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利用积温调节干母出现时间提高五倍子产量的方法,通过不同海拔高度的积温差异来调节性蚜的发育进度,使性蚜产干母的时间有早有晚,早出现的早上树结倍,晚出现的晚上树结倍,从而增加结倍叶片数,提高五倍子的产量,充分发挥倍林的结倍潜力。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1)在五倍子主产区,海拔500-1500米范围内选择两处适合藓类寄主生长的小生境,两地的海拔高度相差200-300米以上,且低处的海拔与计划挂放虫袋的地块海拔高度相差不大;
(2)根据拟培育的倍蚜虫种类选择不同的藓种种植,角倍类选择侧枝匐灯藓、肚倍类选择美灰藓、铁倍类选择东亚附干藓或羊角藓,侧枝匐灯藓于初秋种植,其余藓类于夏季种植;当倍子成熟爆裂时,将有翅秋迁蚜或夏迁蚜转移到对应的藓圃上,让有翅迁移蚜产下若蚜,在藓枝上形成蜡球越冬;
(3)冬季对倍树修剪整形,控制侧枝数为3-5个,长度40-50厘米,冠幅1.5-2.5米,树高2米以下,形成枝多叶多、通风透光、疏密适中的复层林冠结构;
(4)次年春季,当越冬若蚜羽化为有翅蚜从藓上开始迁飞时,利用蚜虫的趋光性,采用常规方法收集春迁蚜,装入春迁蚜包装袋中;由于积温的差异,低海拔的蚜虫先迁飞,高海拔的蚜虫后迁飞,迁飞期一般相差3-6天;不同海拔高度收集的春迁蚜分别存放;
(5)将收集的虫袋置于低海拔处室温下存放,一般经过25-40天出现干母;当干母开始出现时,立即将虫袋挂放到寄主树上,小树一般每株挂1袋,大树或侧枝较多的树在侧枝下方分别挂袋;低海拔的虫袋先挂放,3-6天后,当高海拔的虫袋开始出现干母时,按同样的方法在寄主树上第2次挂袋,让干母分两次上树形成倍子;
(6)当倍子形成并到达成形期时,将结倍枝条顶端剪掉,保留结倍复叶及其上面的2-3片复叶,控制营养枝的过度生长,使营养物质集中对结倍枝叶上,防止叶片提前掉落,提高倍子保存率;成熟后采收,直接采摘倍子或连同复叶采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根据五倍子蚜虫的生物学特性、虫瘿形成机理和寄主树的生长规律,利用不同海拔高度的积温差异,调节春迁蚜羽化或性蚜发育的时间,在不同海拔的地块培育倍蚜虫,或将收集的春迁蚜存放于不同海拔的地方,调节性蚜产出干母的进度,使干母的出现形成时间差,由原来的一次上树结倍增加到两次上树结倍,让干母在不同的叶片上形成倍子,从而增加结倍叶片数,提高倍子产量。本发明具有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增产效果明显、效益高等特点,可以科学、高效地提高倍子产量,充分发挥倍林的结倍潜力,适合大面积推广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15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