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屏蔽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11274.6 | 申请日: | 201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2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韩征权;丁晟;余贵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581 | 分类号: | H01R13/6581;H01R13/658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张浩宇 |
地址: | 550009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屏蔽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屏蔽电连接器,属于电连接器屏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工作时,信号传递过程常常会受到各种电磁干扰,包括自身的干扰和来自其它设备的干扰,若电磁干扰超过了设备的允许值,就会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为了保证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电连接器需具有较强的电磁屏蔽能力。目前,连接器通常采用具有一定厚度的金属簧片或者金属罩进行电磁屏蔽,该类产品的电磁屏蔽能力较弱,且结构复杂。专利公开号CN101060217A提出了一种屏蔽连接器,如图2所示,该屏蔽插座的金属屏蔽板与外壳一体,设计在对接端面,此结构工艺复杂、体积大,加工困难。而且在插合时,插头的接针先穿过屏蔽板,然后才能与插座的插孔接触,实现导通,因此插合时需要较长插针才能保证有效接触,插针较长则降低插针的强度,可能会出现插针弯曲或折断在插孔内的现象,影响反复插合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较强电磁屏蔽能力,结构简单、体积小、连接更可靠的屏蔽电连接器,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屏蔽电连接器,包括电连接器的外壳,在外壳内设有绝缘安装板和接触件,在外壳内还设有屏蔽板,在屏蔽板上设有圆孔,圆孔内设有介质体,接触件穿过介质体。
上述的屏蔽电连接器,所述外壳内设有第二绝缘安装板,所述屏蔽板设置在绝缘安装板和第二绝缘安装板之间。
上述的屏蔽电连接器,所述第二绝缘安装板和屏蔽板通过螺钉连接。
上述的屏蔽电连接器,所述屏蔽板通过支撑螺母与外壳连接。
上述的屏蔽电连接器,所述外壳的接触端面设有面板,所述屏蔽板设置在绝缘安装板和面板之间。
上述的屏蔽电连接器,所述外壳外侧法兰盘上设有环形槽,在环形槽中设有导电密封圈,导电密封圈上设有锁紧螺母。
本发明采用活动的屏蔽板,该屏蔽板可以安装在外壳内部的任何部位,不受结构限制,非常适用于小空间安装。活动屏蔽板安装在外壳内,而不是与外壳一体,可以缩短接触件的长度,避免出现较长的接触件强度不高,在反复插合时损坏或折断的问题。在活动屏蔽板上设置有一定规格的圆孔,圆孔对电磁波具有截止波导的作用。圆孔中装有空心介质体,接触件从活动屏蔽板中空心介质体穿过,介质体内径远大于接触件外径,在接触件与介质体间充满空气介质,保障绝缘效果。活动屏蔽板尾部用支撑螺母连接锁紧,保证活动屏蔽板与外壳的良好接触,形成封闭的金属屏蔽体。外壳法兰盘上加工有环形槽,在环形槽中安装导电密封圈,当插座与安装板安装后,插座即可实现密封,又与外壳良好接触,从而实现较好的电磁屏蔽。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结构紧凑、零件空间排列合理,体积小。屏蔽板可以设计多种结构形式和安装形式,可以安装在接触件前端、中端和尾端,满足不同电磁兼容的应用场合,保证内部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中国专利CN101060217的电磁屏蔽插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屏蔽电连接器,如图1所示,制作电连接器的外壳26,在外壳26内安装绝缘安装板29和接触件21,在外壳26内设置屏蔽板24,在屏蔽板24上制作出圆孔,圆孔内安装介质体25,接触件21穿过介质体25。通过外壳26内的屏蔽板24,实现电磁屏蔽功能。屏蔽板24可采用金属如铜、铝等制作,优选铝板,比重轻,容易加工。
使用时,屏蔽板24可以安装在电连接器外壳26内的任意位置,如图1所示,在外壳26内设置第二绝缘安装板22,屏蔽板24可以设置在绝缘安装板29和第二绝缘安装板22之间,第二绝缘安装板22和屏蔽板24通过螺钉20进行固定连接。在外壳26的接触端面有面板30,屏蔽板24也可以设置在绝缘安装板29和面板30之间。屏蔽板24也可以安装在第二绝缘安装板22后面。
屏蔽板24通过支撑螺母23与外壳26连接,安装方便,还能保证屏蔽板24与外壳26的良好接触,形成封闭的金属屏蔽体。
在外壳26外侧法兰盘上制作出环形槽,在环形槽中安装导电密封圈27,导电密封圈27上安装锁紧螺母28。当插座与安装板安装后,拧紧锁紧螺母28,密封圈27受压填满环形槽与安装板,插座即可实现密封,又与外壳26良好接触,从而实现较好的电磁屏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12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冶金尾气生产乙二醇的生产装置
- 下一篇:一种节能钢化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