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级进式增力钳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11122.6 | 申请日: | 201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0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葛文杰;曹小宝;杨青龙;孙丽军;芮鹏亮;胡松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D29/02 | 分类号: | B23D29/02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陈星 |
地址: | 710072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级进式增力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力剪切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级进式增力钳,属于机械设计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传统生产中所使用的剪切钳子多为一次做功剪切,由于剪切同一物体所需的功是一定的,因此要使对剪切的物体施加的力减小,只能是通过增长钳臂以增大力的放大倍数,但这样会导致钳子更加笨重,携带使用不方便。而且普通的钳子多为斜嘴剪切方式,钳口受力不均匀,导致钳口容易损坏,而且钳口不可更换,一旦钳口损坏,整个钳子就得报废,对于资源和财产都会造成浪费,很不经济。
发明专利00219647中公开了一种自锁式增力钳,这种增力钳是通过自锁装置、齿轮以及钳头啮合齿来实现自锁式增力钳的连续剪切以及力的放大,但该增力钳在完成一次剪切后,需手动打开自锁装置,手动转动大齿轮才能使钳口慢慢张开进行下一次剪切作业,不方便,而且该增力钳钳口为斜嘴剪切,钳口受力不均容易损坏,不适用于剪切大径物体。
专利CN 201625812U中提出了一种往复式增力钢筋剪钳,其是通过行星轮组实现分次加力的方法,从而达到将一根钢筋分若干次加力后剪断,操作省力,但该钢筋剪钳在完成一次剪切后,没有卸载功能,而且需要手动转动行星轮组才能使钳口慢慢张开进行下一次剪切作业,费时费力,使用不便;而且该钢筋剪钳钳口为斜嘴剪切,不可更换,钳口受力不均容易损坏,不适用于剪切大径物体。
在专利CN 201220424中介绍了一种断线钳,该断线钳采用的刀片的刃口形状是由三段不同半径的弧线组成的一个凹进曲线,这种断线钳的特点只适用于柱状物体的剪切,而且断线钳在剪切过程中不是平行剪切,钳口受力不均匀,容易损坏。
发明内容
为避免现有技术的剪钳在剪切过程中,钳口受力不均易损坏,剪切作业费时费力,不适用于剪切大径物体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级进式增力钳。这种级进式增力钳通过钳头平行四杆机构将力均匀加载到被剪切的物体上,实现钳口平动剪切,使钳口受力均匀,可多次剪切做功,两级放大机构将臂力放大,并可防止大直径物体在被剪切时往外滑脱,有效减少摩擦和扭矩,携带使用方便。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可多次、连续剪切的级进式增力钳,由增力机构、级进机构、夹紧机构和钳头机构组成,包括钳臂、压杆、加力杆、后推杆、前推杆、加强扣、推块、上棘爪、下棘爪、上拉簧、下拉簧、齿形推杆、回复弹簧、钳口推杆、外夹杆、内夹杆、钳口固定块、钳口、卸载螺栓、钳身,增力机构通过推块前端与级进机构的上棘爪后端铰接,级进机构通过齿形推杆前端与夹紧机构的钳口推杆后端铰接,夹紧机构通过外夹杆与钳头机构的钳口固定块铰接。
所述增力机构是由加力杆、钳身、压杆、推块、后推杆以及前推杆组成的具有一个自由度的六杆机构。所述加力杆前端镂空呈耳槽状,两侧耳片上有轴孔,通过销轴与钳身后上端铰接,加力杆中间部位设有轴孔,加力杆后端为长方柱体,柱体端中心设置有螺纹孔与钳臂前端螺纹连接,使其可绕钳身后上端上下运动;压杆呈“H”形状,压杆上端与压杆下端的两侧耳片上设置有通孔;后推杆亦呈“H”形状,后推杆前端与后端两侧耳片上均设置有轴孔。前推杆前端镂空凹进呈耳槽状,两侧耳片上设置有轴孔,后端中间部位凸起设有轴孔,且与两侧耳片上设置的轴孔平行。压杆上端与加力杆中间部位通过销轴铰接,压杆下端通过销轴与后推杆前端和前推杆后端铰接,后推杆后端与钳身后下端铰接,前推杆前端与推块后端铰接,推块穿过加强扣,并与钳身中部矩形凹槽嵌套配合,使得加力杆的上下运动带动压杆上下运动,推动推块通过加强扣沿钳身中部矩形凹槽前后滑动。
所述的级进机构包括上棘爪、下棘爪、上拉簧、下拉簧和齿形推杆组成。所述上棘爪中间部位沿轴向设置有矩形滑槽,矩形滑槽两侧对称,背部有一手柄,前端为棘齿,后端呈“鸟头”状,“鸟眼”为一轴孔,通过销轴与增力机构中的推块前端铰接,“鸟嘴”为一主动喙形杠杆。下棘爪中部有一矩形滑槽,矩形滑槽前端、后端均镂空,矩形滑槽两侧对称,前端为棘齿,后端呈“鸟头”状,“鸟眼”为一轴孔,通过销轴与钳身铰接,“鸟嘴”为一被动喙形杠杆。上棘爪、下棘爪通过上棘爪矩形滑槽、下棘爪矩形滑槽分别与钳身上导轨、下导轨嵌套配合;上拉簧两端分别固定在上棘爪前端和齿形推杆上,下拉簧两端分别固定在下棘爪前端和齿形推杆上;上棘爪棘齿和下棘爪棘齿分别在上拉簧,下拉簧的作用下与齿形推杆上下端齿条啮合;齿形推杆通过上下端矩形滑槽与钳身中部矩形凹槽嵌套配合安装,并可沿钳身中部矩形凹槽前后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11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筒体接管装配检测的方法
- 下一篇:套筒类零件机加工自动定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