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圈对位同步机构及轮圈钢丝张力迫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11065.1 | 申请日: | 2011-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8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庄弘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东机械(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31/02 | 分类号: | B60B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常亮;李辰 |
地址: | 21533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圈 对位 同步 机构 钢丝 张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圈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轮圈钢丝迫紧装置。
背景技术
一种轮圈结构,其包括位于中间的花鼓、连接轮圈与花鼓的若干钢丝以及枢接于花鼓中间的轮轴。若干钢丝在轮圈的两侧面呈辐射状排列。轮圈以该轮轴为中心自由转动。轮圈在出厂使用前需要先对轮圈作真圆度及扭曲度的校正(即调整该轮圈的轴向及径向偏移量至标准范围内),以使得该轮圈在地面运转时,不致于因为真圆度不够或扭曲程度过大而产生跳动或抖动之情形。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轮圈虽然在出厂前已经将轮圈的轴向及径向偏移量调整至标准范围内,使轮圈在使用时不致于发生跳动或抖动的情形,但是由于该轮圈在生产时,该轮圈与钢丝的结合处,常常会有钻孔或冲孔时所残留下的毛边,而即使经过上述校正后,大部分的钢丝与轮圈的结合的一端也常常会因为结合的角度和交叉叠设的关系,而使钢丝仍具有可活动的裕量,所以当该轮圈使用一段非常短的时间后,便很容易因为震动而使该毛边脱落、磨平、压平或使该钢丝发生位移,最终造成部分钢丝的张力松弛的情形,并因此而导致轮圈的真圆度与扭曲度超出标准的范围,而造成运转时会产生跳动或抖动的情形,而这样就需要将该些钢丝拆下重新进厂作校正的工作,或直接目视手工校正,而如此不但浪费时间,且不符合经济效益,尤其是在第二次校正后仍无法确定该钢丝的两端是否完全被迫紧,该钢丝的张力是否已完成处于最佳的状态,因此有可能会发生多次进厂进行校正的情况。
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制造业者在轮圈出厂前,先利用人力以脚踩的方式分别踩压轮圈上的钢丝,然后再校正该轮圈的真圆度及扭曲度,如此往复踩压然后校正多次,以使使该轮圈可在钢丝具有较佳张力的状态下将真圆度及扭曲度校正至标准范围内,以减少使用后再次校正的麻烦。
然后,这种人工踩压,然后校正的方式,不但浪费人力,且效率低,并且常常会发生施力不当而造成钢丝永久变形的情况,而使得产品不良率会大幅提高。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方便轮圈张力校正的轮圈对位同步机构,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轮圈对位同步机构及具有该轮圈对位同步机构的轮圈钢丝张力迫紧装置,其中,轮圈对位同步机构利用一个气缸同时带动两个托起部托住或放开轮圈,使用零件少,节约了制造成本,轮圈钢丝张力迫紧装置利用气缸控制上、下模夹紧轮圈,保证轮圈位置的稳定性,便于钢丝张力迫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轮圈对位同步机构,其包括支架、活动连接在支架上的第一支撑部与第二支撑部、安装于支架一侧的皮带以及控制皮带运动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活动连接在支架上的第一连接部、自第一连接部垂直延伸的第一悬臂部以及位于第一悬臂部末端的第一托起部,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活动连接在支架上的第二连接部、自第二连接部垂直延伸的第二悬臂部以及位于第二悬臂部末端的第二托起部,所述皮带包括绷在支架上且相对设置的第一侧绷边及第二侧绷边,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一侧绷边固定,所述第二连接部与第二侧绷边固定,所述第一气缸带动皮带运动,所述皮带运动带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朝相同或相反的方向运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托起部与第二托起部托住轮圈或放开轮圈。
优选的,在上述轮圈对位同步机构中,所述第一托起部与第二托起部皆呈锥形。
优选的,在上述轮圈对位同步机构中,所述轮圈的外圈设有圆周槽,所述第一托起部与第二托起部托住轮圈时位于圆周槽内。
优选的,在上述轮圈对位同步机构中,所述第一托起部与第二托起部分别包括两个,所述两个第一托起部与两个第二托起部分别从相对的两侧托住轮圈。
优选的,在上述轮圈对位同步机构中,所述轮圈对位同步机构还包括与第一悬臂部固定在一起的第一悬块以及与第二悬臂部固定在一起的第二悬块,所述第一托起部固定在第一悬块下方,所述第二托起部固定在第二悬块下方。
优选的,在上述轮圈对位同步机构中,所述支架上设有相互平行的两根滑柱,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贯穿第一连接部且供该两根滑柱滑动的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贯穿第二连接部且供该两根滑柱滑动的第二滑动槽,所述皮带运动带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相对两根滑柱相对滑动。
一种轮圈钢丝张力迫紧装置,其包括位于轮圈上端的上压模、控制上压模向下或向上运动的第二气缸、位于轮圈下端的下压模以及控制下压模向上或向下运动的第三气缸,所述上压模与下压模在第二气缸与第三气缸作用下能够朝相同或相反的方向运动并分别沿上下方向上夹紧或松开轮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东机械(昆山)有限公司,未经旭东机械(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10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向耗能软钢消能器
- 下一篇:一种功能性食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