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阀控式能量回收单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10950.8 | 申请日: | 201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2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希建;张建中;赵浩华;周倪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4 | 分类号: | C02F1/44;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阀控式 能量 回收 单元 装置 | ||
1.一种阀控式能量回收单元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压力交换管组,所述压力交换管组具有两根压力交换管,所述压力交换管组被配设4个单向阀和1个三位四通的直线滑阀;每根压力交换管各内置一个自由活塞,并将压力交换管分成两个工作腔,分别是被输送流体工作腔和能量回收流体工作腔;
所述四只单向止回阀被平分成两组,两组单向阀的方向相反,其中一组单向阀作为能量回收装置的低压流体吸入阀;另一组单向阀作为能量回收装置的高压出水阀,每个压力交换管的被输送流体工作腔与其中一个低压流体吸入阀和其中一个高压出水阀相连;
所述直线滑阀具有2个进出水口、1个进水口、1个排水口,所述2个进出水口分别和两个压力交换管的能量回收流体工作腔连接,所述1个进水口和能量回收流体源连接,所述1个排水口用于排出能量回收流体工作腔中被交换能量后的低压废水;所述直线滑阀的两端分别设有控制口,
所述阀控式能量回收单元装置设有四通旋转阀,所述四通旋转阀设有专用于进水的进水口、专用于出水的出水口和两个进出水口,所述四通旋转阀的两个进出水口分别与所述直线滑阀的两个控制口连接,由四通旋转阀控制所述直线滑阀周期性地工作于第11状态至第12状态、第12状态至第13状态、第13状态至第12状态、第12状态至第11状态;
所述第11状态为直线滑阀的2个进出水口中的第一进出水口与进水口连通,第二进出水口与排水口连通;
所述第12状态为直线滑阀切换瞬间的状态,直线滑阀的2个进出水口都与进水口连通;
所述第13状态为直线滑阀的2个进出水口中的第一进出水口与排水口连通,第二进出水口与进水口连通;
所述四通旋转阀包括阀体和旋转阀芯;
所述阀体在旋转阀芯的轴向前后均设有第一流体通道、第二流体通道、第三流体通道、第四流体通道,所述第一流体通道与外界的连通口作为所述进水口与控制压力水源连接而专用于进水,第二流体通道与外界的连通口作为所述排水口专用于排水,将从所述滑阀的控制口流出的水排出,第三流体通道与外界的连通口为与直线滑阀的一个控制口连接的进出水口,第四流体通道与外界的连通口为与直线滑阀的另一个控制口连接的进出水口,沿着旋转阀芯的周向的排列顺序为第一流体通道、第三流体通道、第二流体通道、第四流体通道;
旋转阀芯前后的第一流体通道均在对应阀芯的端面处包括有通向阀芯的引道,在对应阀芯径向外由连接通道相通,其引道在同一直线上;旋转阀芯前后的第二流体通道均在对应阀芯的端面处包括有通向阀芯的引道,在对应阀芯径向外由连接通道相通,其引道在同一直线上;旋转阀芯前后的第三流体通道均在对应阀芯的端面处包括有通向阀芯的引道,在对应阀芯径向外由连接通道相通,其引道在同一直线上;旋转阀芯前后的第四流体通道均在对应阀芯的端面处包括有通向阀芯的引道,在对应阀芯径向外由连接通道相通,其引道在同一直线上;第一流体通道的引道、第二流体通道的引道、第三流体通道的引道、第四流体通道的引道在阀芯周向上等距分布并在同一半径的圆周上;
旋转阀芯具有两个对称的圆弧通孔式流体通道,所述两个圆弧通孔式流体通道的长度满足可以接通第一流体通道的引道、第二流体通道的引道、第三流体通道的引道、第四流体通道的引道中相邻的两个引道,所述两个圆弧通孔式流体通道的间距满足可以使第一流体通道的引道、第二流体通道的引道同时与第三流体通道的引道、第四流体通道的引道处于关闭状态;
所述旋转阀芯连接一个阶梯轴以接受驱动力,所述阀体设置有阶梯轴的轴腔,第二流体通道和轴腔之间由孔连通,阶梯轴一端穿出阀体,另一端支撑在阀体中的轴托上;
所述旋转阀芯由驱动电机通过减速机构驱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控式能量回收单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腔由阀体的中心孔构成,阀体底部在中心孔的孔口处还连接支撑所述轴托的固定板,固定板和阀体之间由密封件密封。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阀控式能量回收单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阀阀体由沿阀芯轴向布置连接的两个阀体单元连接而成,两个阀体单元在阀芯之外用密封件密封,每个阀体单元均设有第一流体通道及其引道和连接通道、第二流体通道及其引道和连接通道、第三流体通道及其引道和连接通道、第四流体通道及其引道和连接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095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风玻璃手动涂胶台
- 下一篇:一种压力延迟渗透/反渗透组合式脱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