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道次自动切换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410471.6 | 申请日: | 2011-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3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 发明(设计)人: | 卢全观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B31/16 | 分类号: | B21B31/16;B21B37/58 |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卢茂春 |
| 地址: | 030003***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切换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应用于可逆轧机,它属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道次自动切换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工业控制设备系,有许多机械设备控制的工艺行程是重复的或相似的,只是行程的参数有变化,但具体工艺行程是完全一致的,如可逆式轧钢,正常轧制时,每一次都是往下轧,重复一个工艺行程动作,只是每次轧下量不同,再比如淬火,每次淬火的工艺行程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开的水量大小或阀组的多少有差别,再比如可逆式矫直机每次矫直的工艺行程也一样,同样还有剪机剪多少次也是一样的过程。
在可逆式轧钢机中钢坯需多次轧制才能成型,轧制是通过调节轧辊之间的辊缝来完成的,每轧完一次,辊缝调节一次,叫做一道次,针对钢种不同、规格工艺不同,轧制道次数是不同的。
正常工况下,针对一定的钢种规格,道次数是一定的。在可逆式轧机中,人工手动轧钢的过程是这样的,每轧完一个道次后,人工调节下一道次的辊缝,进行轧钢,轧完之后再调节下道次的辊缝调节,直到轧完所有道次后,把辊缝调回初始道次的辊缝,再开始下一块钢的轧制。
在这些重复的工艺行程中,每次都是人在操作,不仅单调,也是一种人工的浪费,且劳动强度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减轻劳动强度,本发明提出一种道次自动切换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目的是向工业企业提供用工业自动化控制装置,提高我国的工业企业自动化技术水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两部分内容:其一是一种道次自动切换装置,其二是一种道次自动切换装置的控制方法。
一种道次自动切换装置控制方法:操作工预先按照工艺、规格要求排好各道次的轧制规格,这些规格在编排时把其存储在相应的存储单元中。
例如轧制十个道次,那么就需要有十个道次存储单元,这种道次存储单元可以是数字量的,也可以模拟量的,按工艺要求在十个存储单元存放十种不同的轧制压下量。
一开始自动道次切换装置在初始道次位置,当要钢信号过来之后,道次自动切换装置的输出信号切换至第一道次,第一道次输出端发出信号,触发第一道次存储单元,第一道次存储单元的轧制压下量送入轧钢机的辊缝设定,进行第一道次的轧制,轧完第一道次之后,现场发回轧完第一道次的触发信号,送入自动切换装置,道次自动切换装置自动封锁第一道次存储单元,切换至第二道次,第二道次输出端发出输出信号,触发第二道次存储单元,第二道次存储单元的轧制压下量送入钢机的辊缝设定进行第二道次的轧制,第二道次轧完之后,又开始第三道次的轧制,以此类推直至最后一个道次即第十道次轧完,按照轧制道次数要求,道次自动切换装置自动返回初始道次,这样就完成了一块钢的轧钢过程。
一种道次自动切换装置,它由脉冲输入电路、十进制计数器CD4017、与非门电路CD4012、开关电路CD4066组成。
脉冲输入电路由电阻、电容、二极管组成。
十进制计数器由集成块IC1和集成块IC2组成。
开关电路由集成块IC4、IC5、IC6、IC7、IC8、IC9组成。
K1、K2分别为个位置位拨码开关与10位置位开关。
脉冲输入电路的电阻R1的一端与二极管的负极联接,另一端与二极管的正极相联,同时与电容C1的正极联接,电容C1的负极接地。二极管D1的正极与电阻R2的一端相联,电阻R2的另一端与集成块IC1(CD4017)的14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04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工程临边防护结构
- 下一篇:用于高空大跨度杆件的胎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