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灭蚊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10420.3 | 申请日: | 2011-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5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清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第一中学 |
主分类号: | A01M1/22 | 分类号: | A01M1/22;A01M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0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灭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灭杀蚊虫的装置,尤指一种灭蚊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灭蚊装置的通常采用单一的光源引诱方式,诱蚊方式比较单一,即使当蚊虫接近灭蚊装置时,也不一定会进入灭蚊装置中;另外装置内部通常只设一层单一网距的电网,使得飞入灭蚊装置的较小蚊虫有可能再次飞出装置,故而灭蚊效果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灭蚊器,实现了一种可将装置附近的蚊虫吸入装置内部且不可逃脱的灭蚊器,具有诱蚊性强、灭杀效率高的优点。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灭蚊器,包括:
一网筒,所述网筒顶部向内部延伸形成一漏斗状的开口;
复数层电网,所述电网相互平行地沿所述网筒的轴向分布且紧固于所述网筒内壁;
一空气倍增圈,所述空气倍增圈套设并紧固于所述网筒外壁;所述空气倍增圈的出风口向下;
一光源,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网筒内的底部。
上层所述电网网孔大小大于下层所述电网网孔大小。
上述光源为紫外线灯。
上述网筒顶部设有拎杆。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是:
漏斗状的开口的采用降低了蚊虫飞入装置后逃脱装置的可能;光源起到引诱蚊虫的效果;出风口向下的空气倍增圈工作时沿网筒的轴向产生一向下的气流,从而将网筒顶部附近的蚊虫吸入装置内,同时使得装置内部的蚊虫在气流的作用下难以飞出装置外;复数层电网上层电网网孔大小大于下层电网网孔大小,配合空气倍增圈气流的效果,加强了灭蚊的效率,大幅度降低了蚊虫逃脱的可能,加强了灭蚊的效果。拎杆使得装置更容易携带和移动。实现了一种可将装置附近的蚊虫吸入装置内部且不可逃脱的灭蚊器,具有诱蚊性强、灭杀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灭蚊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本发明的一种灭蚊器,包括:
一网筒1,网筒1顶部向内部延伸形成一漏斗状的开口2;漏斗状的开口2的采用降低了蚊虫飞入装置后逃脱装置的可能;
两层电网3,电网3相互平行地沿网筒1的轴向分布且紧固于网筒1内壁;上层电网31网孔大小大于下层电网32网孔大小。
一空气倍增圈4,空气倍增圈4套设并紧固于网筒1外壁;空气倍增圈1的出风口向下;
一光源5,光源5设置于网筒1内的底部,光源5为紫外线灯。
网筒1顶部设有拎杆6。
当装置运作时,光源5的紫外线灯点亮,诱惑远方的蚊虫靠近灭蚊装置;空气倍增圈4通过吸气口41吸入空气,然后通过一内部的风扇使空气在加速环42内加速并通过加速环42下方的出风口喷出,喷出的气流带动加速环42上方的空气形成一沿网筒轴向向下的气流,将靠近装置的蚊虫吸入装置内;蚊虫在气流作用下触及电网后被灭杀。
本发明光源5起到引诱蚊虫的效果;出风口向下的空气倍增圈4工作时沿网筒1的轴向产生一向下的气流,从而将网筒1顶部附近的蚊虫吸入装置内,同时使得装置内部的蚊虫在气流的作用下难以飞出装置外;两层电网3上层电网31网孔大小大于下层电网32网孔大小,配合空气倍增圈4气流的效果,加强了灭蚊的效率,大幅度降低了蚊虫逃脱的可能,加强了灭蚊的效果。拎杆6使得装置更容易携带和移动;从而实现了一种可将装置附近的蚊虫吸入装置内部且不可逃脱的灭蚊器,具有诱蚊性强、灭杀效率高的优点。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发明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发明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第一中学,未经上海市第一中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04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银磷酸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增容节能阻燃电力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