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10159.7 | 申请日: | 201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7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向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H01Q1/24;H01Q1/36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薛琦;王婧荷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特别是涉及一种具备ATV/DTV(数字电视/模拟电视)天线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类电子产品。目前,除了基本的通话以及短信功能之外,越来越多的移动终端都开始具备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功能,例如:拍照、听音乐、看电视、看电影以及GPS(全球定位系统)导航等等。这些娱乐功能无疑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增添许多乐趣。其中,看电视功能需要在移动终端上另外安装一个ATV/DTV天线,目前市场上移动终端的ATV/DTV天线实现方式基本有两种:金属拉杆天线和内置天线。
其中,金属拉杆天线的实现方式在市场上最常见,这样的做法导致了ATV/DTV天线在使用时,需要把天线拉长,使得用户在外使用十分不便;同时,这种天线会增加手机重量、加宽手机尺寸,最终提高了制作成本。
其中,内置天线的实现方式也有诸多不足,因为ATV/DTV的工作频段从几十兆赫兹至几百兆赫兹,使用频段较宽,所以对天线的要求比较高,比如:内置天线的面积要大,天线相对于移动终端主板和其他电子元器件之间的距离也会有很多的限制,同时,又需要与移动终端主天线也有很强的隔离度。这些要求就增加了天线的设计难度,从而导致手机的尺寸变大,厚度增加。而现在手机终端都在往小型化方向发展,这样的ATV/DTV天线就会对手机有严重制约性,最终影响手机的受欢迎程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导致移动终端的天线设计难度大、重量大、尺寸大和成本高的缺陷,提供一种把ATV/DTV天线设置于移动终端外部的移动终端。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移动终端,其特点在于,该移动终端包括一移动终端外壳、一移动终端主板、一天线和一馈点焊盘,其中该移动终端主板设置于该移动终端外壳的内部,该天线位于该移动终端外壳的外部,并与该移动终端外壳分离,该馈点焊盘设置于该移动终端主板上,该移动终端外壳上还设有一孔,该天线穿设于该移动终端外壳上的该孔中,并固定于移动终端主板上;而且该天线还与该馈点焊盘电连接。
较佳地,该天线可拆卸地固定于该移动终端主板上。
较佳地,该天线与该移动终端主板的连接方式为卡扣式连接或螺栓式连接。
较佳地,该天线由超塑性合金制成。
较佳地,该天线的表面由绝缘性材料包裹。
其中,本发明最主要是把本应置于移动终端内部的天线设置于移动终端的外部,这种方式降低了移动终端天线的设计难度,避免了ATV/DTV天线被移动终端内部的电子元器件所干扰,同样避免了ATV/DTV天线和移动终端的主天线之间的相互干扰。本发明把该天线整体设计成挂绳状,即满足了天线的通信功能,又满足了外观的需求。此外,该天线的表面可以由尼龙、锦纶、棉、涤纶、pp(聚丙烯)等材质包裹,为了加强“挂绳”的拉伸强度,防止天线被意外扯断,可以在表面材质中引出一根连接线,直接固定与移动终端的外壳上,避免天线的意外损坏。最后,本发明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喜好,在“挂绳”天线表面印制各式各样的标识或图案,以增加手机外观的多样化选择,这种“挂绳”制作成本低,形态多样化,用户也可以随时更换,大大降低了用户的维护成本。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利用本发明,就能避免ATV/DTV天线和电子元器件之间因为相距太近而产生的干扰,提高了ATV/DTV天线的接受性能,同样地,利用本发明还能保持ATV/DTV天线和手机主天线之间的间隔度,同样优化了手机主天线的通信性能。整体上,大大降低天线的设计难度,并且缩小手机的体积。同时,丰富了手机挂绳的多样性,减少了天线的研发验证时间,更快的推进手机上市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该具备外置ATV/DTV天线的移动终端主要包括一移动终端外壳3、一移动终端主板2、一天线5和一馈点焊盘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01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弯管机
- 下一篇:一种小桐子素微胶囊剂及其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