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跳数约束的选路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409949.3 | 申请日: | 2011-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3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民;陈馨;谢久雨;王磊;陈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 |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约束 方法 | ||
1.一种基于跳数约束的选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B:根据建路请求判断虚拓扑层是否存在满足要求的直连LSP,如果是,以所述直连LSP为基础在虚拓扑层建立新的LSP;否则,执行步骤C;
C:判断虚拓扑层是否存在满足要求的非直连LSP,如果是,计算所述非直连LSP在物理拓扑层对应的跳数,然后执行步骤D;否则,在物理拓扑层建立新的LSP;
D:在物理拓扑层计算一条最短路径,并进而计算所述最短路径的跳数;
E:根据所述非直连LSP对应的跳数和最短路径的跳数,计算归一化跳数比,判断所述跳数比是否大于预设阈值,如果是,在物理拓扑层建立新的LSP;否则,以所述非直连LSP为基础在虚拓扑层建立新的LSP。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B之前还包括步骤A:节点向PCE发送建立新的LSP的建路请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步骤:
B1:PCE接收建路请求;
B2:所述PCE根据建路请求判断虚拓扑层是否存在带宽足够的直连LSP,如果是,执行步骤B3;否则,执行步骤C;
B3:所述PCE接受所述建路请求,以所述直连LSP为基础在虚拓扑层建立新的LSP。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具体包括步骤:
C1:PCE判断虚拓扑层是否存在以下非直连LSP:所述非直连LSP由多个带宽足够的现有LSP的组合构成,并且所述非直连LSP的源、宿节点均同于所述建路请求要求的源、宿节点;如果是,执行步骤C2;否则,执行步骤C3;
C2:计算所述非直连LSP在物理拓扑层对应的跳数,然后执行步骤D;
C3:所述PCE判断物理拓扑层是否剩余有足够的带宽,如果是,根据最短路径算法在物理拓扑层建立新的LSP;否则,拒绝所述建路请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3中的最短路径算法为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采用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在物理拓扑层计算一条最短路径,并进而计算所述最短路径的跳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具体包括步骤:
E1:PCE根据所述非直连LSP对应的跳数和最短路径的跳数,计算归一化跳数比;
E2:所述PCE判断所述跳数比是否大于预设阈值,如果是,执行步骤E3;否则,以所述非直连LSP为基础在虚拓扑层建立新的LSP;
E3:所述PCE判断物理拓扑层是否剩余有足够的带宽,如果是,根据最短路径算法在物理拓扑层建立新的LSP;否则,拒绝所述建路请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1中所述跳数比R的计算公式如下:
R=(k-n)/n;
其中,k表示所述非直连LSP对应的跳数;n表示所述最短路径的跳数。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3中的最短路径算法为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994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态亲和型材料桥梁护栏
- 下一篇: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制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