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机轴承保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09613.7 | 申请日: | 201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1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洲;何惠明;冯革;范作智;王万珍;钱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抚顺煤矿电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16 | 分类号: | H02K5/16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俞鲁江 |
地址: | 113122 辽宁省抚顺***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机 轴承 保护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电动机轴承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动机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及在与煤矿井下配套用的机组对接安装时,轴承均受外力,所述外力常常使轴承受力损坏。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轴承进行有效保护的结构,可对电动机轴承进行有效保护,防止由于轴承破损对电机造成的更大损害。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电动机轴承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电机转子轴11的端部设置一个锥孔10,后轴承外盖2上设置一个螺纹孔12,还设置一个支撑轴6,所述支承轴6的一端为锥面13,另外一端设置螺纹14,所述支撑轴6锥面13与锥孔10相配合,所述螺纹14旋入螺纹孔12中,所述锥面13的背面设置O形密封圈3。
为保证支承轴6与后轴承外盖2的固定,本发明还设置锁紧螺母5,所述锁紧螺母5用于锁紧所述螺纹14于螺纹孔12中。
为防止锁紧螺母5的转动,本发明还设置防转板1,防转板1通过支撑螺栓7、螺母8及垫圈9固定在后轴承外盖2上,所述防转板1的中间部分设置与锁紧螺母外形相匹配的锁紧孔20。
为了判定支撑轴6锥面13与电机轴锥孔10处于何种状态,本发明设置限位杆4,所述限位杆4设置在支撑轴6的外端。
本发明的优点是:
在电动机后轴承外盖处设置一种电动机轴承保护结构,以防止电机轴在轴承间隙内发生轴向和径向运动,从而避免静态震动对轴承造成损坏,可对电动机轴承进行有效保护,防止由于轴承破损对电机造成的更大损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在啮合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在脱离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3为支承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后轴承外盖的示意图;
图5为防转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在电机转子轴11的端部设置一个锥孔10,后轴承外盖2上设置一个螺纹孔12,后轴承外盖2如图4所示;还设置一个支撑轴6如图3所示,所述支承轴6的一端为锥面13,另外一端为螺纹14,所述支撑轴6锥面13与锥孔10相配合,所述螺纹14旋入螺纹孔12中,所述锥面13的背面设置O形密封圈3。
为保证支承轴6与后轴承外盖2的固定,本发明还设置锁紧螺母5,所述锁紧螺母5用于锁紧所述螺纹14于螺纹孔12中。
为防止锁紧螺母5的转动,本发明还设置防转板1,防转板1如图5所示,防转板1通过支撑螺栓7、螺母8及垫圈9固定在后轴承外盖2上,所述防转板1的中间部分设置与锁紧螺母外形相匹配的锁紧孔20。
为了判定支撑轴6锥面13与电机轴锥孔10处于何种状态,本发明设置限位杆4,所述限位杆4设置在支撑轴6的外端。
本发明的原理是:在运输及与机组对接时,锥面13与锥孔10处于啮合状态,如图1所示:顺时针转动支撑轴6直到其锥面13能够压紧锥孔10,锁定轴承。顺时针转动螺母5,用螺母5将支撑轴6锁紧,为了防止螺母5转动,在后轴承外盖2上又安装一个防转板1,防转板1通过支撑螺栓7、螺母8及垫圈9固定在后轴承外盖2上,为了起密封作用,在支撑轴6上安装了O形密封圈3;用户起动电机时,必须使支撑轴6锥面13与电机轴锥孔10处于脱离状态,如图2所示,取下限位杆4,松开螺母8、垫圈9,取下防转板1,逆时针拧松螺母5,逆时针拧松支撑轴6,使支撑轴6锥面13脱离电机转轴11端部的锥孔10,移动至O形密封圈3贴紧后轴承外盖2的内壁。顺时针拧紧螺母5,将防转板1、螺母8、垫圈9、限位杆4安装在电机上。为了判定支撑轴6锥面13与电机轴锥孔10处于何种状态,在支撑轴6上安装了一个限位杆4,如果限位杆4贴紧后轴承外盖2,则支撑轴6与锥孔10处于啮合状态;如果限位杆4与后轴承外盖2有一定距离,则支撑轴6与锥孔10处于脱离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抚顺煤矿电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抚顺煤矿电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96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制冷系统换热设备
- 下一篇:一种中浓纸浆泵湍流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