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木薯加工剩余物制备生物质燃料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409192.8 | 申请日: | 2011-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9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 发明(设计)人: | 邓秀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力源宝农林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L5/44 | 分类号: | C10L5/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 地址: | 530031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木薯 加工 剩余物 制备 生物 燃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质燃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木薯加工剩余物制备生物质燃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国南方和南亚东盟各国,木薯都是生产淀粉和酒精最主要的原料之一,用木薯加工生产淀粉或(和)酒精后还有大量的剩余物,一个中等以上规模以木薯为原料生产淀粉或(和)酒精的企业每年都会产生数万吨甚至几十万吨的加工剩余物。按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初略估算,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的木薯加工剩余物总量至少在七八百万吨以上,而且还在以较快速度递增。
木薯加工剩余物中还含有大量的纤维素、木质素、粗蛋白、粗脂肪等有机物质,具有较高的燃烧热值,如木薯酒糟渣的热值可达到3500大卡/千克左右,是优良的生物质燃料。但由于木薯淀粉或(和)酒精生产企业产生的木薯加工剩余物水分含量较高,一般都会在85-90%之间,甚至更高,根本无法直接用作燃料燃烧,加之目前尚没有较为成熟可行而且能够工业化、规模化将其加工成其他具备经济性的产品或原材料的方法,所有的木薯加工剩余中的木薯淀粉渣和酒糟渣只有极少部分在生产季节由企业附近的养殖户运走用作鲜饲料,而其中绝大部分均无法及时进行处理和利用,更谈不上与淀粉或酒精生产同步处理,导致木薯淀粉渣或(和)酒糟渣等加工剩余物只能先排放到储存池中存放或用堆场堆放,时间稍长,便会发生腐败变质发出恶臭,同时滋生大量蚊蝇,既严重污染环境,又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如此大量的木薯加工剩余物如果能环保地处理好并加以综合开发利用,就是优良的可再生资源;不处理好,就是巨大的环境污染源。因此,如何寻求技术上的突破,将木薯加工剩余物资源化开发利用已迫在眉睫,而将其开发加工成生物质燃料,替代部分化石燃料,减少环境污染就是一个正确而重要的选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木薯加工剩余物规模化环保处理,且资源化利用而制备成生物质燃料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利用木薯加工剩余物制备生物质燃料的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利用脱水设备将木薯加工剩余物脱水至水分含量50%-70%,然后干燥至水分含量45%以下,制备成生物质燃料。
所述的木薯加工剩余物是指以木薯为原料生产淀粉或酒精过程中产生的木薯皮、木薯淀粉渣、淀粉废水处理消化污泥、木薯酒糟渣、酒精废水处理消化污泥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脱水设备是带式压滤机或真空带式压滤机、真空吸滤机、板框压滤机、螺旋压榨机、离心机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联合完成。
所述的木薯加工剩余物干燥至水分含量45%以下、制备成生物质燃料过程中采用了好氧发酵工艺。
所述的木薯加工剩余物干燥至水分含量45%以下、制备成生物质燃料过程中采用了机械烘干。
所述的木薯加工剩余物干燥至水分含量45%以下、制备成生物质燃料过程中采用了风干、晾晒工艺。
所述的生物质燃料包括利用纯木薯加工剩余物制备而成的物料、和在其中掺混填充生物质原料后制备而成的物料。
所述的填充生物质原料是木材加工锯末、桉树枝叶、桉树皮、松树枝、松树皮、木薯茎杆、桑树枝、稻草、麦秸、玉米秸杆、甘蔗渣、能源作物、城市污水厂污泥、糖厂滤泥、纸厂滤泥、禽畜粪便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生物质燃料是散状生物质燃料或挤压成固体成型的生物质燃料。
所述的生物质燃料用作制备成生物油、生物气、焦炭的热解原料。
所述的生物质燃料用作制备生物质-非生物质混合燃料的生物原料。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利用木薯加工剩余物作为生物质燃料的新用途,这种用途具有广阔的社会需求空间和显著的经济价值,同时这种作为生物质燃料的新用途是可以产业化、规模化实现的,真正具备了大面积推广和实施的可行性,从而为从根本上解决木薯加工剩余物污染治理的难题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可行的途径。
2.本发明的方法将木薯加工剩余物制备成生物质燃料,其处理工艺可与淀粉和酒精生产线对接,对木薯加工剩余物实现工业化同步处理,既能有效避免二次污染的产生,解决生产企业的环保问题,又能实现木薯加工剩余物的资源化加工利用,变废为宝,避免了巨大的社会资源浪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力源宝农林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西力源宝农林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91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