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把铅银氯盐体系转型为碳酸盐体系的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08921.8 | 申请日: | 2011-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3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覃小龙;蔡练兵;李栋;谭霖;柴承平;刘万里;杨跃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郴州市金贵银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7/04 | 分类号: | C22B7/04;C22B13/00;C22B11/00;C22B3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3038 湖南省郴***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铅银氯盐 体系 转型 碳酸盐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把铅银氯盐体系转型为碳酸盐体系的工艺,属有色金属湿法冶金。
技术背景
当今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特别是铅冶炼里,很多冶炼渣因为含氯离子过高,比如含氯离子≥8.4%,使得火法综合回收时,铅、锑、金等贵金属易于挥发,造成了铅、锑、银等有价金属的损失,使有价金属的回收率偏低,且会有氯气产生,会腐蚀设备及污染环境,行业内虽然有普通采取对原料进行火法如沸腾炉、回转窑等焙烧脱氯或碱水洗涤,但存在成本过高,除氯不彻底等因素,最终还是使得冶炼渣氯离子的影响得不到去除,影响到有价金属的回收率。我公司原有专利:铅银渣湿法处理工艺,其中涉及了碳酸钠转型工艺,但此工艺温度范围过大:50-80℃,且没有鼓入空气,氯盐转型不彻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把铅银氯盐体系转型为碳酸盐体系的工艺,使得经过转型的冶炼渣,在火法冶炼回收时去除了氯离子的影响,提高了有价金属回收率。该工艺流程简单,原料适应性强,成本低,更加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把铅银氯盐体系转型为碳酸盐体系的工艺,其使用的原料是按重量百分比计,含铅10%-20%,含锑20%-46.18%,含银5%-10%,含金0.002%-0.01%,且含氯离子≥8.4%的物料;转型步骤如下:
①利用磨矿设备把原料粉碎至160以下;
②转型条件:在原料粉中按液固比3:1加入自来水,按氯离子含量加入1.8倍重量碳酸钠,搅拌混合;再通过加入少量片碱,继续搅拌,调节初始pH=13-14;然后将反应物料加热至50℃,同时鼓入空气,空气流量控制在30-50L/h.L,反应时间2小时,控制终点pH=9-10;过滤得碳酸盐渣及废液;
其中发生的反应如下:
2PbCl2+Na2CO3=(PbCl)2CO3+2NaCl
(PbCl)2CO3+Na2CO3=PbCO3+2NaCl
3PbCO3+H2O=2PbCO3·Pb(OH)2↓+CO2↑
2AgCl+Na2CO3=2NaCl+Ag2CO3↓
③废液返回②配料浸出,碳酸盐渣进入火法系统回收有价金属。
本发明经过上述工艺处理,除去物料中的氯离子,使氯盐体系,转化为碳酸盐体系,提高了生产回收率。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方法适应绝大部分氯盐体系转换为碳酸盐体系,适用于对渣料中氯离子的去除,且去除氯离子较为彻底,杜绝了火法冶炼中氯离子对金属回收率的影响。
2、本发明用片碱控制初始pH值,在加入碳酸钠转型剂的同时鼓入空气,并控制反应终点pH值,使得更利于转型率的提高,转型率达99%以上,渣含氯0.5%以下。
3、设备操作简单,容易实现工业化生产。
4、成本低廉,带来的是有价金属综合回收率的提高。
5、低温常压操作,生产较为安全,无废水废气废渣产生,属于“三无”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结合附图用具体的工艺实施方式,详细的说明了工艺走向。
实施例1
一种把铅银氯盐体系转型为碳酸盐体系的工艺,其使用的原料是按重量百分比计,含铅:16.54%,锑:42.97%,金:0.0048%,银:7.5429%,氯:8.4%。此冶炼渣经过球磨粉碎至160目左右,实验方式采用工艺流程如图1,按液固比3:1的量加入自来水,按氯离子重量加入1.8倍的碳酸钠,加入片碱调节溶液pH=13,加入物料升温至50℃,鼓入空气流量为35L/h.L,搅拌反应2小时,测定终点pH=9.2,过滤得碳酸盐体系渣,及废液可返回浸出循环使用。相关实验数据:碳酸盐渣:铅:14.27%,锑:37.64%,金:0.0044%,银:7.3489%,氯:0.46%。
碳酸盐渣进入火法系统回收有价金属。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郴州市金贵银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郴州市金贵银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89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