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轴集油环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08505.8 | 申请日: | 201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5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古明军;张渊;史长平;和晓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潍柴发动机厂 |
主分类号: | F16J15/54 | 分类号: | F16J15/54;F16J1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2262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轴 集油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密封部件,特别涉及一种旋转轴的封油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旋转轴密封常采用填料密封、油封和机械密封。填料密封泄漏量较大,功率损失大;油封不能承受高压,工作条件受严格控制;机械密封可承受高压,但结构复杂,一次性投入大,成本较高。
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中的旋转轴密封结构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密封结构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轴集油环,其可解决现有旋转轴密封件中密封效果差、密封件承压能力差、制造成本高等缺点。
本发明旋转轴集油环,包括法兰、与旋转轴配合的轴套和连接法兰与轴套的集油环壁,轴套的内圆柱面中部沿周向设置有环形减压槽,环形减压槽和轴套进油端之间的轴套内圆柱面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封油槽,集油环壁上设置有和环形减压槽连通的集油凹腔,环形减压槽和轴套进油端之间的轴套外圆柱面上设置有一舌形隔离板,舌形隔离板延伸入集油凹腔将其分隔为口部与轴套进油端的储油腔体相通的第一集油分腔和口部与环形减压槽相通的第二集油分腔,第一集油分腔和第二集油分腔底部连通形成连通器结构。
进一步,环形减压槽和轴套出油端之间的轴套内圆柱面上设置有第二环形封油槽;
进一步,旋转轴集油环由两个半环通过连接件连接组成;
进一步,所述连接件为螺栓螺母组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旋转轴集油环,其第一环形封油槽部可形成一层压力油膜,以阻止机油泄漏。
2、本旋转轴集油环设置的连通器结构式的集油凹腔在储油状态下,使环形减压槽和轴套进油端的储油腔体相互隔离,从第一环形封油槽端泄漏的机油进入环形减压槽后压力降低,减压后的机油便流入机油凹腔,从而可防止机油泄漏;并且在机油凹腔中的机油阻隔下,轴套进油端的储油腔体中的油气不能进入环形减压槽,进而从轴套出油端泄漏。
3、本旋转轴集油环,其设置的第二环形封油槽形成压力油膜,可起到辅助防漏的作用,可进一步防止机油泄漏,并且可阻挡空气,以避免空气中的有害颗粒损坏旋转轴。
4、本旋转轴集油环为刚性结构,承压能力强;且整体部件少,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5、本旋转轴集油环为分体式结构,组装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旋转轴集油环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沿A-A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P部的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旋转轴集油环的主视图;图2为图1沿A-A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P部的放大视图。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旋转轴集油环,包括法兰1、与旋转轴配合的轴套2和连接法兰与轴套的集油环壁3,轴套2的内圆柱面中部沿周向设置有环形减压槽4,环形减压槽4和轴套进油端之间的轴套内圆柱面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封油槽5,集油环壁上设置有和环形减压槽4连通的集油凹腔,环形减压槽4和轴套进油端之间的轴套外圆柱面上设置有一舌形隔离板6,舌形隔离板6延伸入集油凹腔将其分隔为口部与轴套进油端的储油腔体相通的第一集油分腔7和口部与环形减压槽4相通的第二集油分腔8,第一集油分腔7和第二集油分腔8底部连通形成连通器结构。
本旋转轴集油环,在工作时其第一环形封油槽部可形成一层压力油膜,以阻止机油泄漏,压力油膜还可起到润滑作用,以减小旋转轴的磨损。本旋转轴集油环设置的连通器结构式的集油凹腔在储油状态下,使环形减压槽和轴套进油端的储油腔体相互隔离,从第一环形封油槽端泄漏的机油进入环形减压槽后压力降低,减压后的机油便流入机油凹腔,从而可防止机油泄漏;并且在机油凹腔中的机油阻隔下,轴套进油端的储油腔体中的油气不能进入环形减压槽,可防止油气反冲入环形减压槽产生泄漏。
作为对本实施方案的改进,环形减压槽4和轴套出油端之间的轴套内圆柱面上设置有第二环形封油槽9;第二环形封油槽形成压力油膜,可起到辅助防漏的作用,可进一步防止机油泄漏,并且可阻挡空气,以避免空气中的有害颗粒损坏旋转轴。
作为对本实施方案的改进,旋转轴集油环由两个半环通过连接件10连接组成,本实施例中的连接件为螺栓螺母组件。本实施例旋转轴集油环为分体式结构,与整体式结构相比组装受旋转轴结构限制更少,应用范围更宽,如其可应用于曲轴飞轮端的密封。当然在具体实施中,连接件10还可以为螺钉、铆钉、销等其他结构,但采用螺栓连接方式更简单,组装方便。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潍柴发动机厂,未经重庆潍柴发动机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85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嵌入式空调室内机的接水保温系统
- 下一篇:长钢轨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