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干法除尘工艺下防止高炉中修降料面烧布袋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08122.0 | 申请日: | 201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3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丁汝才;王效东;王义冬;李志毅;丁连雨;朱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首钢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5/00 | 分类号: | C21B5/00;C21B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7 | 代理人: | 刘月娥 |
地址: | 066326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干法 除尘 工艺 防止 高炉 中修降料面烧 布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炉炼铁技术领域,特别是提供了一种全干法除尘工艺下防止高炉中修降料面烧布袋的方法,在全干法除尘工艺下,高炉开炉或中修降料面过程中防止煤气温度过高烧布袋。
背景技术
高炉干法除尘箱体布袋工作温度为120℃~230℃,极限控制温度为100℃~250℃,过低过高都会对布袋正常滤除灰尘造成影响。正常生产过程中炉缸炉腹产生的煤气大部分热量传递给炉料,达到炉顶时煤气温度小于260℃,降料面过程中,料面不断降低,高炉煤气和炉料之间的热传递效率大为降低,煤气温度到达炉顶时,经常超过500℃以上,即使高炉炉顶打水也无法及时降温到布袋可接受温度以下,历次中修降料面过程中总存在由于高炉煤气温度过高烧毁干法布袋的问题,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全干法除尘工艺下防止高炉中修降料面烧布袋的方法。为尽可能降低料干法过程的煤气温度,在满足氮气供应的前提下,对箱体用氮气充压,直至卸箱体内部积灰卸灰干净,从而降低布袋热负荷,避免了干法布袋烧损。
本发明的工艺步骤如下:
(1)煤气温度控制
干法除尘箱体布袋工作温度为120℃~230℃,极限控制温度为100℃~250℃,过低、过高都会对布袋正常滤除灰尘造成影响,甚至造成事故而提前停气,从而影响整个降料面进程。为了实现对干法箱体入口温度的平稳控制,煤气温度控制内容如下:
①将中修前小修送风后的最大降料面风量下调,即从全风量的95%下调到90%,从而有利于炉内煤气流的稳定;
②中修前小修送风后的初期不过分抑制顶温,顶温达到250℃以上后投入煤气换热器,之后通过安装在炉喉的打水管控制停气前顶温不超过350℃。从炉顶煤气下降管经重力除尘器、旋风除尘器及煤气换热器后温度可降到150℃以下;
③送风时,严格控制总管煤气温度不能超过250℃。
(2)加强反吹:由原来正常时每小时反吹一次调整为无间隔反吹。
(3)连续输灰:由原来的每班输灰一次改为连续输灰,提高运行箱体的输卸灰次数到3-6次,随时将灰仓内除尘灰吸走。
(4)充压卸灰:在停气后用锥体吹扫氮气给除尘箱体充压至工作压力,压力0.16-0.20Mpa,用氮气代替煤气,继续给箱体卸灰,同时冷却除尘布袋,不让运行箱体内有积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经济效益:中修过程中未烧毁一条布袋,卸灰系统设备阀门未更换一台,降低中修成本70-100万元;
2环保:中修过程中,箱体锥体灰全部卸落地灰,数量为300-600吨不等,大量扬尘,严重影响环保,使用该方法后,落地灰只有往年的1/60左右,约10吨;
3避免了除尘灰自燃的发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避免高炉开炉或中修降料面过程中煤气温度过高烧布袋现象的发生,在中修前小修送风后风量从全风量的95%下调到90%。中修前小修送风后初期,顶温达到250℃以上后投入煤气换热器,之后通过专门安装在炉喉的打水管控制停气前顶温不超过350℃。在大风量时,严格控制总管煤气温度不能超过250℃。
在对布袋灰卸灰时,反吹次数调整为连续反吹,连续输灰,随时将灰仓内除尘灰吸走。在停气后用锥体吹扫氮气给除尘箱体充压至工作压力,压力0.18Mpa,用氮气代替煤气,继续给箱体卸灰,同时冷却除尘布袋,不让运行箱体内有积灰。从而降低布袋热负荷,避免了干法布袋烧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首钢总公司,未经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首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81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型球铁件的球化处理工艺
- 下一篇:石油降解菌固定化方法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