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噪声轴承润滑脂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07325.8 | 申请日: | 201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9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郭小川;米红英;蒋明俊;邓才超;何燕;钟远利;李霞;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C10M169/04 | 分类号: | C10M169/04;C10N40/02;C10N50/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31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噪声 轴承 润滑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噪声轴承润滑脂及制备方法,属于润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润滑脂作为轴承润滑剂具有简化轴承装置,使机械装置小型化的优点,约有80%的滚动轴承均使用润滑脂进行润滑。现代制造工业,尤其是办公自动化设备和家用电器中的电机、新的军用装备、精密仪器仪表、航天、航空以及航海机械设备等都要求提供低噪声和低振动的球轴承,这些轴承大多数是小直径、带密封的一次性深沟滚动球轴承。几乎在所有情况下,此类轴承都是注脂轴承。
近年来,轴承技术发展迅速,特别是随着材料和加工技术的进步,轴承本身产生的噪声已显著降低,从而使润滑剂成为影响轴承噪声的主要因素,润滑脂已经被轴承行业视为除传统的外圈、内圈、滚动体和保持架外,轴承的第5大要件,由此可以看出润滑脂在轴承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最大限度地降低滚动轴承润滑脂产生的噪声,是满足轴承使用之必然要求。
本发明中的润滑脂适用于密封滚动轴承润滑,能够降低轴承噪声,性能稳定,且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轴承特别是密封轴承对润滑脂的要求除了防锈性能好,机械安定性好,胶体安定性好,机械杂质少而且小,抗磨性好寿命长等性能外,还要求噪声小,因为噪声会引起轴承温升,使轴承和润滑脂寿命下降,一般噪声增加6分贝,轴承寿命就降低一半,噪声对在设备周围工作与生活的人员健康也是有害的。也就是说,密封轴承的发展对润滑脂的噪声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了低噪声润滑脂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低噪声轴承润滑脂及制备方法。
一种低噪声轴承润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计量的C12-C24的羟基脂肪酸与氢氧化锂进行皂化反应,将生成的脂肪酸锂脱水干燥后,研磨制成预制皂粉;将占总量2/3的由环烷基矿物油与酯类合成油混合而成的基础油预热,升温至80-100℃之间时加入预制锂皂,加热分散,升温至200-210℃,恒温膨化20-30分钟,然后加剩余1/3的基础油,自然冷却至160-165℃时,恒温循环剪切30分钟后,冷却至120-130℃加添加剂,然后均化脱气,精密过滤,包装成脂;其中,各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C12-C24羟基脂肪酸5-10%;氢氧化锂2-4%;环烷基矿物油20%-30%,酯类合成油50%-60%,将环烷基矿物油与酯类合成油混合而成基础油;添加剂包括有机胺抗氧剂0.5-1.5%、抗腐防锈剂0.5-2.0%、抗磨极压剂2-6%。
低噪声轴承润滑脂,采用以下组成制备而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C12-C24羟基脂肪酸5-10%;氢氧化锂2-4%;环烷基矿物油20%-30%,酯类合成油50%-60%,将环烷基矿物油与酯类合成油混合而成基础油;添加剂包括有机胺抗氧剂0.5-1.5%、抗腐防锈剂0.5-2.0%、抗磨极压剂2-6%。
本发明的低噪声润滑脂,在控制润滑脂洁净度的基础上,特别是通过研制特殊的润滑脂的配方组成,辅以特别的制备方法,即改传统的直接皂化为预制皂法,加上循环控温剪切以控制润滑脂的纤维结构,使其在保持应有的性能前提下,在轴承中的降噪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润滑脂制备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润滑脂组合物,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C12-C24羟基脂肪酸5-10%;氢氧化锂2-4%;环烷基矿物油20%-30%,酯类合成油50%-60%,将环烷基矿物油与酯类合成油混合而成基础油;添加剂包括有机胺抗氧剂0.5-1.5%、抗腐防锈剂0.5-2.0%、抗磨极压剂2-6%。
润滑脂制备工艺流程图1所示。该润滑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首先将计量的C12-C24的羟基脂肪酸与氢氧化锂进行皂化反应,将生成的脂肪酸锂脱水干燥后,研磨制成预制皂粉;将占总量2/3的由环烷基矿物油与酯类合成油混合而成的基础油预热,升温至80-100℃之间时加入预制锂皂,加热分散,升温至200-210℃,恒温膨化20-30分钟,然后加剩余1/3的基础油,自然冷却至160-165℃时,恒温循环剪切30分钟后,冷却至120-130℃加添加剂,然后均化脱气,精密过滤,包装成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73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