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陶瓷过滤板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06660.6 | 申请日: | 201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7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曹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辉 |
主分类号: | B01D39/20 | 分类号: | B01D39/20;B01D29/00;B01D35/027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罗毅萍 |
地址: | 51041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陶瓷 过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处理附件,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金属陶瓷过滤板。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陶瓷过滤板大都是扇形结构,如申请日为2005年10月8日,申请号为200520129104.9的中国专利公开的过滤板包括陶瓷片和涂覆在陶瓷片表面的过滤涂层,其中陶瓷片的表面还设置有纵横交错的储水通道,该储水通道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过滤板工作时,将储水通道内部抽成真空,待过滤的水渗过过滤涂层进入储水通道即完成过滤,就储水通道的设置来看,现有技术中的储水通道都设置于陶瓷板内部,且储水通道之间相互交错或者通过共同的引出通道进行连通,同时在陶瓷板的底面或侧面上设置一个用于引出过滤水的引流孔。不过以上形状的过滤板和储水通道存在的不足在于:1、储水通道在扇形过滤板内呈放射状分布,所以在靠近扇面收缩端处其分布比较集中,但是在远离扇面收缩端时储水通道分布非常稀疏,这导致部分过滤涂层并没有发挥过滤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过滤板板材的浪费;2、每条输水通道内的水流必须汇聚后经过引流孔导出,使得经过过滤的水体不能迅速被排出,限制了陶瓷过滤板在单位时间内的过滤水总量;3、过滤板中过滤层和储水通道所在的基体往往是独立的两部分,这让生产过程工序繁冗,且这种分体结构也可能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分离,从而让过滤板失效。
同时,现有的陶瓷板中储水通道几乎都是椭圆或圆形的,就陶瓷板的横截面来看,储水通道的不同位置所对应的过滤层厚度是不同的,这一方面使得从不同过滤位置进入储水通道的水质会有所不同,另一方面在储水通道与外界的间隔较厚的地方,过滤板的过滤效率较低,在较大压力下才可实现对水的过滤,这也影响了现有的陶瓷过滤板充分发挥其过滤效能。
此外,现代污水处理过程通常分为三级处理过程,其中一级处理(物理处理)将通过粗格栅的原污水经过污水提升泵提升后,经过格栅或者砂滤器,之后进入沉砂池,再把经过砂水分离的污水导入初次沉淀池;二级处理则包括让初次沉降池的出水进入生物处理设备,该阶段通常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其中活性污泥法的反应器有曝气池,氧化沟等,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生物处理设备的出水进入二次沉淀池,二次沉降池的出水经过消毒排放或者进入三级处理;三级处理则包括利用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的处理过程,二次沉降池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初次沉淀池或者生物处理设备,一部分进入污泥浓缩池,之后进入污泥消化池,经过脱水和干燥设备后,污泥被最后利用。
通过上述现有技术虽然可以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不过该方法的问题在于,上述每个处理过程都需要设置相应的处理池,而对于大规模污水处理来说,这样的处理池占地极大,已经越来越多日益紧张的土地资源带来巨大的压力,逐渐成为水处理行业的瓶颈,但是业内目前并没有很好的方法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金属陶瓷过滤板,该金属陶瓷过滤板内设置有与过滤板的端面贯通的通孔,使通孔内的水体可以及时排出,避免其存积在通孔内部影响过滤板的水通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金属陶瓷过滤板,包括陶瓷基板,所述陶瓷基板包括两个端面、两个侧面及两个相互平行的底面,所述陶瓷基板内设置有分别与两个端面贯穿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陶瓷基板的底面喷涂有纳米陶瓷膜。
再进一步地,所述纳米陶瓷膜上有通过腐蚀形成的不规则孔隙。
更近一步地,所述通孔呈线性结构。
还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矩形的一对相对边与矩形所在平面与陶瓷基板底面的交线相互平行。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陶瓷基板为长方体结构,所述通孔的一组相对侧壁平行于陶瓷基板的底面,另一组相对侧壁平行于陶瓷基板的侧面。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通孔内设置有用于将通孔分隔为多个通道的加强肋,所述加强肋沿通孔的轴向方向延伸至陶瓷基板的端面位置,加强肋的数量大于等于1。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肋的两侧分别与通孔靠近陶瓷基板两个底面的内壁相连,所述通道的横截面为矩形。
再进一步地,所述通道的横截面尺寸介于0.8x3mm~2x5mm之间。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纳米陶瓷膜的厚度介于10μm~20μm之间。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陶瓷基板的厚度介于1.2mm~2.5mm之间。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相邻通道之间的加强肋宽度介于0.5mm~2mm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辉,未经曹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66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