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维码一码多识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406379.2 | 申请日: | 2011-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2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 发明(设计)人: | 张义;张超;杜志辉;刘练坤;马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广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陈建民 |
| 地址: | 0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二维码 一码多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维码一码多识方法。适用于识别二维码和一维条码。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PDA、平板电脑等手持设备越来越普及,同时二维码在生活中大量应用,逐渐出现手持设备与二维码结合,使用带摄像头的手持设备即可识别二维码,目前二维码的识别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二维码作为信息载体,可识别二维码,显示二维码内容。
(2)手机软件下载网站使用二维码作为下载地址,用户使用手持终端识别二维码,识别成功后手机会自动打开 二维码中的网址进行下载。
(3)在食品销售中,二维码作为食品跟踪溯源,可查阅商品的产地、日期、介绍等信息。
上述二维码的识别方法均为一码单识方法,即一个业务只对应一个二维码。目前在二维码的应用方式上存在下述问题:
(1)将内容直接生成在二维码中,二维码生成后,其内容将不可更改,若要更改内容,需重新生成二维码,此种方式既无法实现内容的实时更新,又加大了人力和物力成本。
(2)将URL地址生成在二维码中,通过识别二维码,只能连接到固定的URL,此种方式无法实现URL动态转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不同的业务人群扫描同一个二维码时能显示不同内容的二维码一码多识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技术方案一:
一种二维码一码多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1)首先搭建一码多识系统:
所述一码多识系统由安装有二维码识别程序的客户端和安装有二维码解析平台的服务器端组成;
在所述二维码识别程序中内置业务参数,所述业务参数为一数值i,i的范围为1-N,每一个业务参数i对应一种具体业务,所述业务参数为i的客户端为客户端i;
所述二维码解析平台包含有二维码解析数据库,所述二维码解析数据库以表格结构存储与二维码相对应的数据内容;
所述客户端带有摄像头,所述客户端通过无线方式或有线方式与互联网相连接;
(2)所述客户端i扫描二维码,获取二维码的内容;
(3)所述客户端i将获取的二维码的内容与所述业务参数i组成提交URL,然后将提交URL通过浏览器使用HTTP协议,以GET方式提交给所述二维码解析平台;
(4)所述二维码解析平台读取客户端i交提的二维码内容和业务参数i,并根据二维码内容和业务参数i在所述二维码解析数据库中进行匹配查找,然后将查找到的数据表记录返回至所述二维码解析平台;
(5)所述二维码解析平台将所述数据表记录与业务参数i组成一个带业务参数i的信息显示URL,然后所述二维码解析平台将客户端i重定向到所述信息显示URL;
(6)客户端i通过浏览器打开所述信息显示URL,并显示内置参数为i的相关业务信息。
所述提交URL包含所述二维码解析平台的网址以及二维码内容和业务参数。
所述数据表记录包含二维码内容、业务参数、显示内容和所述信息显示URL中使用的参数名。
所述客户端采用手机、PDA、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台式电脑。
所述无线方式上网采用GSM、GPRS、CDMA2000、WCDMA、TD-SCDMA、WiMAX或wifi。
技术方案二:
一种二维码一码多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1)首先搭建一码多识系统:
所述一码多识系统由安装有二维码识别程序的客户端和安装有二维码解析平台的服务器端组成;
在所述二维码识别程序中内置有如下3个参数:
第一、与二维码中的特征颜色标识相对应的特征颜色参数;
第二、与所述特征颜色参数相对应的颜色值;
第三、业务参数;
所述业务参数为一数值i,i的范围为1-N,每一个业务参数i对应一种具体业务,所述业务参数为i的客户端为客户端i;
所述二维码解析平台包含有二维码解析数据库,所述二维码解析数据库以表格结构存储与二维码相对应的数据内容;
所述客户端带有摄像头,所述客户端通过无线方式或有线方式与互联网相连接;
(2)客户端i扫描二维码,获取二维码内容,二维码中的每一个特征颜色标识及其对应的颜色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广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广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63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