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药瓶盖体安装定位机构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406308.2 | 申请日: | 2011-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6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 发明(设计)人: | 沈皓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园区高登威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J1/00 | 分类号: | A61J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121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药瓶 安装 定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瓶盖体安装定位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药瓶盖体自动化安装的药瓶盖体安装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目前市场上普遍应用的药瓶盖体结构分为一外盖体和一内盖体,然后在内盖体内表面上还会加工上一片橡胶膜片,这样一是为了保证药瓶内部的密封性,二是为了使得药瓶盖体不会轻易破损。
为了满足市场要求和人们生活的需要,一种药瓶盖体的安装设备应运而生。目前生产药瓶盖体的设备大多数为非自动化设备或者只是局部自动化设备,从外盖体和内盖体的安装,到橡胶膜片和内盖体的粘合均需要额外的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浪费大量时间。
即使有少数的自动化设备,生产过程中由于技术不成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上料还没有上到位就进行自动化操作,这样使得机台设备在空运行,浪费资源;或者出料的时候会把次品和成品混在一起,没有一个稳定的非成品检测装置,还得相关操作人员将次品和成品分开,浪费了人力;此外在整个操作流程中采用的是单一生产线,而不是循环流程,这样就降低了生产的效率。
针对上述缺陷急需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化生产装置,尤其需要一种应用于该装置的药瓶盖体安装定位机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瓶盖体安装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通过半开口式设计以及在收容槽侧面和底面设计孔洞,使得在回收安装完成的药瓶盖体时,顶起气缸能够通过孔洞将药瓶盖体从收容槽内顶出,无需额外的操作人员进行回收。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药瓶盖体安装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一基板,基板上竖直设置有定位壁,所述定位壁围成至少一个收容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收容槽的设置有一开口,所述收容槽内壁设置成圆弧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收容槽开口反方向的收容槽内壁上竖直设置有一槽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槽道上设置有第一孔洞。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槽道下端正对的基板上设置有第二孔洞。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药瓶盖体安装定位机构通过半开口式设计以及在收容槽侧面和底面设计孔洞,使得在回收安装完成的药瓶盖体时,顶起气缸能够通过孔洞将药瓶盖体从收容槽内顶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如图1)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药瓶盖体安装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一基板1,所述基板上竖直设置有定位壁2,所述定位壁围成两个收容槽3。
所述收容槽上设置有一开口,收容槽内壁设置成圆弧形,收容槽开口反方向的收容槽内壁上竖直设置有一槽道31。所述槽道上设置有第一孔洞32,槽道下端正对的基板上设置有第二孔洞33。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药瓶盖体安装定位机构,通过半开口式设计以及在收容槽侧面和底面设计孔洞,使得在回收安装完成的药瓶盖体时,顶起气缸能够通过孔洞将药瓶盖体从收容槽内顶出,无需额外的操作人员进行回收。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能了解到上述具体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优选方案,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中的某些部分所可能作出的改进变动,体现的仍是本发明的原理,实现的仍是本发明的目的,均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园区高登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工业园区高登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63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粉罐及其压力测试装置、搅拌站
- 下一篇:切菜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