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下速凝柔性混凝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05713.2 | 申请日: | 201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7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谭界雄;曾力;王秘学;熊泽斌;吴定燕;阮燕;张运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14 | 分类号: | C04B28/1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地址: | 43001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 柔性 混凝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具体地指一种在水下能速凝且具自流平的混凝土。
背景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水下混凝土结构经常遇到破损、渗漏等问题,特别是水库面板堆石坝混凝土坝面出现面板破裂、漏水等事故时,均希望获得一种有效的材料能及时修补堵漏,以减小经济损失。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水下结构抢险、修补及堵漏等过程中技术运用非常复杂。其中,水下施工的混凝土材料性能是决定抢险、堵漏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现有的堵漏材料应用范围一般为陆上堵漏,因其运用在水下时具有凝固时间长,自流性差的特性,所以容易被漏点高速水流带走、冲散,从而难以达到堵漏的效果,此外,现有的堵漏材料在封填住漏洞后还常常因为抗压强度低、不密实,抗渗性能差而使得修补处再次出现漏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的混凝土凝固时间长、自流性差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抗压强度高、密实,抗渗性能好的适用于一定水速下作业的速凝柔性混凝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下速凝柔性混凝土,其组分包括速凝填充材料、膨润土、粉煤灰、水、砂、石子和絮凝剂,在每立方米所述水下速凝柔性混凝土中所述各组分的含量为:速凝填充材料234~272kg,膨润土70~81kg,粉煤灰399~464kg,水 541~630kg,砂0~166kg,石子0~166kg,絮凝剂10.5~12.3kg;
其中,所述速凝填充材料为硫铝酸盐、氧化钙、硫酸钙的混合物,所述硫铝酸盐、氧化钙及硫酸钙之间的重量比为:2.4~6∶1.8~2.2∶1。速凝填充材料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其组分比例,硫铝酸盐的占比越大其凝结速度越快,反之,氧化钙及硫酸钙的占比越大,凝结速度越慢。
优选地,所述絮凝剂为改性UWB型絮凝剂。本发明采用的UWB型絮凝剂为市售,可提高混凝土的水下不分散性能。
优选地,所述粉煤灰为I或II级粉煤灰。其中,I级粉煤灰性能更佳,但是采用II级粉煤灰可以降低造价。
优选地,所述砂的细度模数为2.7~3.3。砂粒要选择合适的细度,使用太粗的砂会使水下速凝柔性混凝土的粘性变差,使用太细的砂又会需要增大絮凝剂的使用量、增加了成本且成品的性能也不稳定。
优选地,所述石子的粒径为5~20mm。采用小石子作为骨架来增加水下速凝柔性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降低造价,太大的石子流动性差不利于水下补漏。
优选地,所述氧化钙的选料为石灰,所述硫酸钙的选料为石膏。虽然石灰和石膏均含有杂质,但是不影响水下速凝柔性混凝土的效果,其价格较低,降低了生产成本。
优选地,在每立方米所述水下速凝柔性混凝土中所述各组分的含量为:速凝填充材料234kg,膨润土70kg,粉煤灰399kg,水541kg,砂166kg,石子166kg,絮凝剂10.5kg,其中,所述速凝填充材料中所述硫铝酸盐、氧化钙及硫酸钙之间的重量比为:3∶2∶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提供了一种具有良好的水下稳定性、水下凝固性、水下施工特性、较好的柔性和适宜的强度性能的速凝柔性混凝土,它与水体基本无交汇融合,可根据需要改变硫铝酸盐、氧化钙及硫酸钙之间的重量比来调节凝固时间,水下自流平,具有很 好的适应变形能力,且可根据工程需要改变掺和料掺量来调整其强度性能,特别适合由地面或水上平台向水下甚至深水灌注作业,解决了水利水电工程中水下结构的快速修补、堵漏的技术问题,且施工方便,从而降低了经济损失和工程风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按照下述组分配制水下速凝柔性混凝土:速凝填充材料234kg/m3,膨润土70kg/m3,粉煤灰399kg/m3,水541kg/m3,砂166kg/m3,石子166kg/m3,絮凝剂10.5kg/m3,其中,速凝填充材料中硫铝酸盐、氧化钙及硫酸钙之间的重量比为:3∶2∶1。并将制得的水下速凝柔性混凝土进行注浆实验,检测得到的数据见表1。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57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