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脱硫新型扒渣耙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405397.9 | 申请日: | 2011-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77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 发明(设计)人: | 史湘东;张宏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天铁冶金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43/00 | 分类号: | B22D43/00;F27D3/1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05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脱硫 新型 扒渣耙 | ||
所属技术领域:
脱硫新型扒渣耙,扒渣耙是在铁水预处理中的扒渣的主要工具,他与扒渣机的扒渣臂利用铁销连接在一起,通过扒渣机的前后、上下、左右、倾斜的动作,靠扒渣耙在铁水表面的运动,使得将脱硫渣扒除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扒渣必须扒净,否则会造成回硫影响脱硫效果。
背景技术:
目前扒渣耙的制造复杂,共有6个部件焊接而成,焊缝共有12道,由于焊缝较多,在扒渣过程中由于受铁水和生产节奏的影响,受极冷极热的作用,容易先从焊缝处裂开或侵蚀严重导致寿命较低,另外由于焊缝较多,容易产生应力,导致变形加剧报废,还经常从焊缝处断开造成报废。
扒渣耙与扒渣机连接采用楔形销连接,与扒渣机连接面积较小,容易出现扒渣耙变形报废,当变形后的扒渣耙在拆卸过程中较困难,楔形销有时很难拔出来造成换扒渣耙的时间较长。
发明内容:
新型的扒渣耙只有一个组件,在组件上开一个与扒渣臂连接的圆形孔即可,这样可以大大减少了制造成本,减少了扒渣耙的组件,简化了组装,提高了效率,由于没有焊接等拼装工序,不会产生应力,原设计中扒渣耙子两边有起到挡渣外溢的作用,在实际的运用当中不会发生脱硫渣外溢,使用中由于是一体,使用、更换方便,性能稳定,不容易变形,侵蚀比较均匀,寿命延长,不会发生开裂、断开等事故,使用中由于简单、操作方便,也减少了扒渣时间,提高了脱硫效率,扒渣比较干净,回硫减少,给下一道工序转炉的操作带了了方便,从而提高了钢水质量。
扒渣耙与扒渣机连接采用了面与面接触,在其上端有一个可以插销的圆孔,安装时直接将扒渣耙向上穿过一个梯形孔提起来然后插入插销,放下去就可以使用,换扒渣耙时只要提起扒渣耙就可以直接拔出插销,更换简单,不会出现插销拔不出来的现象。
本发明的脱硫渣耙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由原来的楔形销连接方式如图一,更改为采用面与面接触的连接方式如图二,采用了去除原来的突出可以挂扒渣耙的矩形体,在连接部位焊接一个可以直接放入扒渣耙的连接梯形孔,宽度与扒渣耙的厚度一致,安装时直接将扒渣耙的连接部位全部插入这个梯形孔中,形成了面与面的接触,上面放入一插销防止脱落,没有受力,因此不会变形。
本新型脱硫渣耙的的有益效果是:
扒渣耙制造更加简便,直接利用钢板切割即可,不需焊接,成本大大降低;连接方式的更改,更换更便捷简单,更换时间大大缩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把渣耙进一步说明。
图1为原扒渣耙及扒渣耙与扒渣臂连接示意图。
图2为新型扒渣耙及扒渣耙与扒渣臂连接示意图。
图1中的1为原扒渣耙与扒渣臂连接方式。
图2中的2为新型扒渣耙与扒渣臂连接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1、采用气割去除原来的突出可以挂扒渣耙的矩形体。
2、在连接部位焊接一个可以直接放入扒渣耙的连接梯形孔,宽度与扒渣耙的厚度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天铁冶金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天铁冶金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53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磨床缓冲机构
- 下一篇:扭转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