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修复遭破坏的软件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05228.5 | 申请日: | 201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1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A·米什拉;M·戴;C·基恩;M·费;D·里瓦特;A·B·巴克;R·西格瓦尔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软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14 | 分类号: | G06F11/14;G06F9/445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陈斌 |
地址: | 美国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修复 破坏 软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件修复。
背景技术
现代计算机系统运行从操作系统(OS)到应用程序的大量各种软件。单单OS就可包括数万文件。相关文件可被编组成软件组件。
计算机系统的用户知道要更新安装在他们的计算机系统上的软件。更新可包括用于防止新发现的潜在攻击的隐错补丁或安全更新。另外,更新可以发布该软件的早先版本中不包括的新特征。不管更新的原因如何,用户的计算机系统上的遭破坏的软件组件可能阻止正确安装软件更新。
这样的破坏可具有多种原因之一。可因为引入到计算机系统的病毒或由恶意一方进行的某种其他攻击而发生破坏。软件误配置和硬件组件(如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存储)中的故障也可造成组件破坏。
不管原因如何,破坏可阻止完成更新。例如,微软公司所销售的操作系统包括访问称为WINDOWS的远程服务来安装操作系统的各组件的新版本的软件更新服务。这一服务所进行的更新通常需要在安装各组件的经更新版本之前卸载这些组件的较旧版本。如果较旧版本被破坏,则卸载动作可能不能进行。这将阻止经更新组件的安装,从而留给用户过期的计算机系统。
发明内容
使用用于修复遭破坏的软件的方法可达到经改进的计算机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修复遭破坏的软件组件例如可允许卸载各组件的旧版本,以便可以安装经更新的组件。随后使用最新组件来操作该系统以得到经改进的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怀疑软件的完整性的任何时刻,对该软件进行修复是重要的。例如,如果软件已被破坏或没有正确工作,则计算机系统可以从对该软件进行修复中受益。具体而言,修复软件的方法在可能的最低粒度级工作是有利的。例如,如果发现软件组件遭破坏并且需要修复,则该系统应只修复修补该破坏所必须的最小文件集合。
不管修复遭破坏的软件组件的原因如何,可以通过检测遭破坏的软件组件并对遭破坏的文件列表来进行修复。可定位并下载修复遭破坏的文件所必需的一组文件。随后可使用所下载的文件来修复遭破坏的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文件破坏是使用散列函数和分开存储的散列键来检测的。计算机系统随后下载与遭破坏的文件相对应的修复文件的集合。一些实施例包括确保计算机系统接收到的修复文件是真实的且安装安全的确认动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修复遭破坏的文件的方法被用于软件更新过程中。如果确定待更新的组件遭破坏,则该组件将被修复和卸载。只在这时才安装该组件的经更新的版本。
在其他实施例中,遭破坏的软件的修复可由用户手动地触发。或者,它可由诸如反病毒软件应用程序等系统健康检查程序触发。
以上是对由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本发明的非限定性的概述。
附图说明
附图不旨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各个附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乎完全相同的组件由同样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出于简明的目的,不是每个组件在每张附图中均被标记。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各实施例可以在其中操作的示例性环境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计算设备的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的修复遭破坏的软件的示例性过程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的更新遭破坏的软件的示例性过程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的定位修复文件的示例性过程的流程图;以及
图6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的确定一组件是否遭破坏的示例性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发明人认识到并明白,修复遭破坏的软件组件可以便于更新在计算机系统上执行的软件组件并且可产生更稳定和可靠的计算机系统。本文呈现的系统和方法可以在最小用户干预下对组件进行修复。通过使用自动化的修复服务,可降低用户挫折感且用户可花费较少时间来解决软件更新过程中发生的因故障引起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组件修复服务可以在计算设备上执行。该修复服务可以响应于一个或多个触发来操作,如计算设备上的更新服务完成更新时的故障或来自反病毒组件或其他反恶意软件组件的指示可能遭破坏的组件或组件集合(如,软件子系统)的指示。作为替换或补充,可使用其他触发。在一些实施例中,触发可以是来自待验证子系统的明确请求。在其他实施例中,触发可以是系统完整性受损的任何指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软公司,未经微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52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白卡纸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效风窗玻璃除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