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柿干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04822.2 | 申请日: | 201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5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肖保鑫;陈义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百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212 | 分类号: | A23L1/212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518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果食品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柿干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柿子是我国特有的林产资源,年产200万吨左右,除了鲜食外,主要干制加工成柿干,柿干作为我国有名的特产,是主要的出口产品之一,具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空间。柿子鲜果脆硬多汁,涩味浓,含有大量的水分、单宁、原果胶、碳水化合物等物质,不耐贮运,也难以制成柔软、细腻冰甜的柿干。传统的柿干生产方法有自然干燥法和人工干燥法两种,生产周期较长,生产环境不够卫生、易污染,产品保质期短,且采用传统方法生产的柿干表面通常会生成一层“柿霜”,影响产品美观。
发明内容
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产周期短、生产环境卫生、产品卖相好、保质期长的柿干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柿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成熟鲜柿果为原料,经割蒂、刮皮、系串、蒸或煮、吊挂风干、室内烘干、下架和包装制成,其中所述的蒸或煮时水温保持在90℃~100℃,时间为15~25s,吊挂风干时间为2~3天至柿果水分降为果重的45~55%,室内烘干温度为25℃~35℃,湿度为38~65%,室内烘干时间为3~4天,使柿果水分干制至果重的20~25%。
所述的成熟鲜柿果为新鲜成熟的牛心柿、磨盘柿或镜面柿。
在其制作过程中:
(1)原料选取:选择单个重量在100g以上、无伤、无冰雹斑、有柿蒂的成熟鲜柿果。
(2)割蒂、刮皮:将选好的鲜柿果柿翅全部割去,使其平滑,无遗留。用刮子先绕柿蒂刮一周,再从柿蒂到柿尖竖刮,刮皮要求无遗留皮,柿蒂旁无遗留皮,离柿蒂不得超过2mm。
(3)系串:根据柿架的宽度确定用线长度,将割蒂、刮皮后的柿子依次系在线上,柿子串两头保留25~30cm的线,便于固定在柿架上。
(4)蒸或煮:将上述处理过的柿果在水温90℃~100℃里蒸或煮15~25s。
(5)吊挂风干:将蒸或煮后的柿果固定在柿架上,自然吊挂风干2~3天,使水分降至果重的45~55%。
(6)室内烘干:将吊挂风干后的柿果置于温度25~35℃、湿度38~65%的烘干室内3~4天,使柿果水分干制至果重的20~25%。
(7)下架、包装:将上述步骤处理好的柿子下架,将柿蒂剪平,十字交叉放置阴凉处,装包装入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对原料进行初步处理之后,经蒸或煮、吊挂风干、室内烘干、下架和包装制得。与传统制备方法相比,本发明制备的柿干具有生产周期短、生产环境卫生、保质期长、柿干表面微霜或无柿霜、果肉色泽桔红有光泽、干湿度适宜、味甜不涩、风味独特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1)原料选取:选择10个重量在100~120g、无伤、无冰雹斑、有柿蒂的成熟牛心柿。
(2)割蒂、刮皮:将柿翅全部割去,使其平滑,无遗留。用刮子先绕柿蒂刮一周,再从柿蒂到柿尖竖刮,刮皮要求无遗留皮,柿蒂旁无遗留皮,离柿蒂不得超过2mm。
(3)系串:选择2m长的柿架,线长2.7m,将割蒂、刮皮后的柿子依次系在线上,柿子串两头保留30cm的线长。
(4)蒸或煮:将上述处理过的柿子在水温100℃下煮15s。
(5)吊挂风干:将煮后的柿果固定在柿架上,自然吊挂风干2天,使柿果水分降至果重的45%。
(6)室内烘干:将吊挂风干后的柿果置于温度25℃、湿度45%的烘干室内3天,柿果水分干制至果重的20%。
(7)下架、包装:将上述步骤处理好的柿子下架,将柿蒂剪平,十字交叉放置阴凉处,装包装入袋。
制备的柿干生产周期为6天,产品表面微霜,果肉色泽桔红而有光泽,肉质软糯,干湿度适宜,味甜不涩,保质期为6~8个月。
实施例2
(1)原料选取:选择10个重量在120~140g、无伤、无冰雹斑、有柿蒂的成熟镜面柿。
(2)割蒂、刮皮:将柿翅全部割去,使其平滑,无遗留。用刮子先绕柿蒂刮一周,再从柿蒂到柿尖竖刮,使柿蒂旁无遗留皮,离柿蒂不得超过2mm。
(3)系串:选择2m长的柿架,线长2.7m,将割蒂、刮皮后的柿子依次系在线上,柿子串两头保留30cm的线长。
(4)蒸或煮:将上述处理过的柿子在水温90℃下蒸25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百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百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48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 下一篇:监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