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藤蔓植物治理裸露岩石边坡的生态绿化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04731.9 | 申请日: | 201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8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刘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聪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A01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164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藤蔓 植物 治理 裸露 岩石 生态 绿化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态环境恢复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藤蔓植物治理裸露岩石边坡的生态绿化技术。
技术背景 裸露的岩石边坡一般是在人类活动(如工程开发建设)或者自然灾害(如滑坡、崩岗等)过程中对自然山体的破坏而形成的。按形成的因素不同,一般具体表现为采石(矿)场的开采坑口、关停坑口、废气坑口、遗留边坡和公路、铁路等开采缺口。裸露的岩石边坡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边坡表面土壤、水分以及有机质缺乏,水土流失程度严重,自然条件下植被极难恢复;二是治理难度大,治理措施的技术含量高,治理投入大;三是大面积裸露山体将影响局部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影响区域植被间的信息以及能量的流通。这些裸露边坡暴露于自然界,长期受到自然因素(如雨水、日照、气温、风力等)的反复作用,从而使边坡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发生变化,容易造成和加剧边坡的水毁病害。因此裸露岩石边坡的治理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传统的边坡防护措施有:客土喷播护坡技术、喷混植生护坡技术、厚层基材植被护坡技术、纤维网植被护坡技术、液压喷播植草护坡技术、土工网植草护坡技术、蜂巢式网格植草护坡技术、生物活性无土植被毯护坡技术、六边形混凝土空心砖植物护坡技术、火山岩护坡砖护坡技术、挂笼砖绿化护坡技术、浆砌片石骨架植草护坡技术、植被混凝土绿化护坡技术等。上述绿化工艺主要是将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虽然可取得一定的效果,但还存在几个主要缺点,其一是,只适用于坡度较小的缓坡,大于40度的陡坡、垂直坡或鹰嘴坡就难以实施。其二是,绿化工程投资大,成本高,养护费用大。
发明内容 鉴于已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套技术方案,该技术利用藤蔓植物本身的攀缘或垂吊生长习性,在裸岩露岩石边坡坡底或坡顶添加客土,根据栽植位置,选择适宜的植物,使其遮盖岩石或泥质边坡,从而达到美化环境的绿化效果。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整地,在需要绿化的裸露岩石边坡的坡底或坡顶平整一小块土地,向下挖深50厘米的水平沟,将周围的杂草残枝埋入土中,覆土平整。
2、根据栽植位置的不同,选择适宜的藤蔓植物,春季进行直播或育苗移栽。按行株距60×80厘米挖穴,穴深3~4厘米,每穴播入种子8~10粒,播后施入适量的腐熟堆肥或土杂肥,覆土与畦面齐平。苗高4~5厘米时,每穴留壮苗2~3株。
3、种植后保持土壤湿润,养护一段时间待藤蔓植物开始稳定生长后,即完成了绿化工程。
采用本方案后,在任何角度的石壁上都可方便进行施工,不需要做任何土石工程,工序简便,生态稳定性好。
具体实施方式:
1、整地,在需要绿化的裸露岩石边坡的坡底或坡顶平整一小块土地,向下挖深50厘米的水平沟,将周围的杂草残枝埋入土中,覆土平整。
2、根据栽植位置的不同,选择适宜的藤蔓植物,春季进行直播或育苗移栽。按行株距60×80厘米挖穴,穴深3~4厘米,每穴播入种子8~10粒,播后施入适量的腐熟堆肥或土杂肥,覆土与畦面齐平。苗高4~5厘米时,每穴留壮苗2~3株。
3、种植后保持土壤湿润,养护一段时间待藤蔓植物开始稳定生长后,即完成了绿化工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聪,未经刘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47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子母扣
- 下一篇:一次性通用组合手术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