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卷扬液压升降钻塔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04002.3 | 申请日: | 201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5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钮建定;王照明;胡建平;成利民;陈智勇;冯蓓蕾;郑建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5/00 | 分类号: | E21B15/00;B66D1/6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刘粉宝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卷扬 液压 升降 钻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卷扬液压升降钻塔,具体说涉及一种专门用于工程勘探钻机上的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工程地质钻探是地质勘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类工程地质钻探中,用于揭露和划分地层、测定界线;鉴定和描述岩土的性质、成分和组成;采集各类原状或扰动试样,供室内土工试验,获得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数据,为评价、规划和各类工程建设项目提供必需的地质数据和资料。
使用钻机进行钻进,离不开钻探,钻探采用钻机和钻塔,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工程地质钻探规程》DZ/T 0017-91,由于钻机与钻塔分离,在钻进过程中,存在下列缺陷:钻机回转器通过主动钻杆施压钻杆旋转钻进,一次钻进过程完成后卷扬机提升主动钻杆到地表孔口上方,主动钻杆与钻杆分离,钻机与主动钻杆整体左移,钻杆留在孔口上方;操作人员上爬钻塔卸下主动钻杆上端卸扣,把卸扣连接到钻杆,对钻杆快速提升、下降、制动。每一次钻进过程,操作人员需进行一次上、下爬钻塔,既费时,又费力,且不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钻机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对钻杆进行人工操作所存在的费时、费力且不安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双卷扬液压升降钻塔,该钻塔与钻机形成一体,使得钻进作业既安全,又快速,且大幅提高了钻探作业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双卷扬液压升降钻塔,该钻塔设置于钻机上,其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固设在钻机上;
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安置在钻机上;
主支撑脚,所述主支撑脚的底端通过第一连接件可转动的安置在支架上;
两个副支撑脚,所述两个副支撑脚顶端都与主支撑脚相接,底端分别通过第二连接件与防护罩相接,对主支撑脚形成支撑;
滑车总成,所述滑车总成设置在主支撑脚的顶端;
主卷扬机,所述主卷扬机固设在钻机上,其上的钢丝绳通过滑车总成连接到钻杆上;
副卷扬机,所述副卷扬机安置在支架内,其上的钢丝绳通过滑车总成连接钻机上的主动钻杆;
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设置在支架上,并控制连接主支撑脚;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控制连接升降装置和副卷扬机。
在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中,所述钻塔还包括加强胁,所述加强胁分别连接主支撑脚和滑车总成。
进一步的,所述滑车总成包括3个滑轮,所述3个滑轮沿直线分布,位于外端的两个滑轮形成外轮组,容主卷扬机上的钢丝绳通过,位于中间的滑轮形成内轮组,容副卷扬机上的钢丝绳通过。
进一步的,所述副支撑脚上设置有调节螺杆。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为起落油缸,所述起落油缸固设在支架上,其工作端与主支撑脚相接。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装置为三位二通液压操纵阀。
进一步的,所述主支撑脚匀距设有踏步。
进一步的,所述主支撑脚和副支撑脚为中空硬质合金钢管。
进一步的,所述钻机上的主动钻杆和钻杆通过卸扣与相应的钢丝绳相接。
根据上述方案得到的本发明与普通钻机形成一体式,结构紧凑。液压升降及副卷扬上下起落动力源自钻机动力,通过液压传递实现动力转换,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作业模式。
本发明使得主卷扬机起吊主动钻杆与钻杆的工作得以分解,主卷扬机单独承担钻杆升降,副卷扬机承担主动钻杆的升降,从而大幅提高了作业效率,消除了作业人员上下频繁爬塔拆卸主动钻杆、钻杆卸扣的烦恼。
同时,本发明的钻塔可安装在各类岩芯钻机上,形成一体,即改变了传统的塔机分离模式,又扩大了钻机功能。
再者,本发明布局合理、重量轻、可拆解,操作简便、维护方便;且避免作业人员反复上、下爬钻塔进行主动钻杆与钻杆起吊卸扣转换,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了人员安全,避免了工程钻探中频繁搭建钻塔。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涉及的双卷扬液压升降钻塔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涉及的双卷扬液压升降钻塔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圈所示结构的三位二通液压操纵阀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B圈所示结构的副卷扬机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C圈所示结构的滑轮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D圈所示结构的起落油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40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