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静电感应的金属表面接触损伤在线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03483.6 | 申请日: | 201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0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左洪福;徐一鸣;陆晓华;陈志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61 | 分类号: | G01N27/61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惠忠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静电感应 金属表面 接触 损伤 在线 监测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基于静电感应的金属表面接触损伤在线监测系统,包括由静电感应头(2)、屏蔽罩(8)、绝缘部件(10)、电荷放大电路(9)组成的静电传感器,由计算机及信号处理程序(5)、信号调理采集硬件(6)组成的信号采集分析系统,以及传感器安装架(7)组成的辅助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由静电感应头 (2)、屏蔽罩(8)、绝缘部件(10)、电荷放大电路(9)等组成,静电感应头(2)为圆盘形,圆盘背面有金属杆将信号引出至电荷放大电路(9),屏蔽罩(8)为圆筒形,一端封闭,一端不封闭,屏蔽罩(8)封闭的一端上引出电荷放大之后的静电信号,信号屏蔽与屏蔽罩(8)接触等势,屏蔽罩(8)不封闭的一端用于安装电荷放大电路(9)、感应头(2)和绝缘部件(10)。
2.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系统对金属表面接触损伤的在线监测方法,采用静电传感器对金属表面接触损伤进行探测,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a.监测时依靠传感器安装架(7),将传感器感应头(2)靠近被监测面安装,且两者之间垂直距离h为1~2mm;
b.传感器感应头(2)采集被检测面的静电信号,并对所得信号调理放大滤波处理;
c.将调理后的静电信号与与背景噪声引号进行对比,接触损伤所对应静电信号幅值u为背景噪声信号的2~3倍以上,即可判断为发生接触损伤。
3.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系统对金属表面接触损伤的在线监测方法,采用静电传感器对金属表面接触损伤进行探测,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a.监测时依靠传感器安装架(7),将至少两个传感器等间距排列,传感器感应头(2)靠近被监测面安装,且两者之间垂直距离h为1~2mm;
b.采集相邻两个传感器的静电信号,并对所得信号调理放大滤波处理,得到两个静电信号幅值 和;
c、确定接触损伤部位与两个传感器的距离:
其中,、为损伤与两个传感器之间的水平距离。
4.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系统对金属表面接触损伤的在线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监测时依靠传感器安装架(7),将传感器感应头(2)靠近被监测面安装,且两者之间垂直距离h为1~2mm;
b.传感器感应头(2)采集被检测面的静电信号,并对所得信号调理放大滤波处理;
c.对2分钟时间内的信号取得调和平均值V1、四分位差V2、峭度V3、均值V4、样本极差V5、歪度V6以及标准差V7七个统计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指标数据进行降维;
d.利用模式识别方法,对降维后的数据进行识别分类,实现对金属表面接触损伤的定量监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在线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因子分析方法模型为:
其中,为m个公共因子,是变量所独有的特殊因子,均为不可观测到隐变量,为变量在公共因子上的得分,反映了公共因子对变量的重要程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在线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式识别方法采用支持向量机,其决策函数输出表示为:
其中为Lagrange系数;为核函数,核函数种类很多,如多项式核函数:,q为常数;b为拟合常数,将因子得分作为输入,决策函数输出即为损伤定量指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348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