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垂向闭式静压导轨垂直度误差调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03157.5 | 申请日: | 201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0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彭云峰;常小龙;郭隐彪;陈梅云;郭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Q11/00 | 分类号: | B23Q11/00;B23Q1/01;B23Q17/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压 导轨 垂直 误差 调整 装置 | ||
1.垂向闭式静压导轨垂直度误差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垂向闭式静压导轨装置、外置动态重力平衡装置和压力传感检测控制单元;所述垂向闭式静压导轨装置设有立柱导轨和滑块导轨,所述滑块导轨两侧与立柱导轨呈间隙配合,滑块导轨通过静压回油管与油池相连,滑块导轨两侧边的前面和后面分别设有前静压油腔和后静压油腔,前静压油腔和后静压油腔分别设置左上方前后静压油腔供油口、右上方前后静压油腔供油口、左下方前后静压油腔供油口、右下方前后静压油腔供油口;所述外置动态重力平衡装置设有外置后油缸、外置前油缸、供油控制阀、回油控制阀、外置前油缸供油管、外置前油缸回油管、外置后油缸供油管和外置后油缸回油管,外置前油缸和外置后油缸分别固定于主轴箱上侧和电机下侧,外置前油缸和外置后油缸的重心与主轴箱的重心、电机的重心共面;所述压力传感检测控制单元设有压力检测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压力检测模块与滑块导轨左上方前后静压油腔的供油管相连,数据处理模块内置于数控系统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向闭式静压导轨垂直度误差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前油缸和外置后油缸均采用蜂窝状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垂向闭式静压导轨垂直度误差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前油缸设有外置前油缸上腔、外置前油缸中腔和外置前油缸下腔;所述外置后油缸设有外置后油缸上腔、外置后油缸中腔和外置后油缸下腔;外置前油缸上腔和外置后油缸上腔与供油管相连,所述外置前油缸上腔和外置后油缸上腔的底面采用球面结构,外置前油缸上腔的底面与外置前油缸中腔的顶面相通;外置后油缸上腔的底面与外置后油缸中腔的顶面相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垂向闭式静压导轨垂直度误差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前油缸中腔和外置后油缸中腔均设有多个正方体油腔,正方体油腔通过各面开出的多个小油孔与周围正方体油腔相通;所述外置前油缸下腔和外置后油缸下腔与回油管相连,所述外置前油缸下腔和外置后油缸下腔的内部采用整体式结构,所述外置前油缸下腔和外置后油缸下腔的顶面与外置前油缸中腔和外置后油缸中腔的底面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315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温度计玻璃管剪切装置
- 下一篇:自动浇花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