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传感器的行车安全的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02771.X | 申请日: | 201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1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运;刘晓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晓运 |
主分类号: | B60K28/06 | 分类号: | B60K28/06;B60Q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许志勇 |
地址: | 100086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传感器 行车 安全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传感器的行车安全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行车安全日益受到重视,一系列的行车安全方式应运而生,如安装安全气囊,安装行车雷达等。虽然这些方式能够在一些方面增加用户的行车安全性,但是在其他方面都存在着缺陷。安装安全气囊可以在事故中减小车内人员的受伤概率,但无法避免事故的发生和汽车的损坏。安装行车雷达能够提醒用户周围的行车环境,但是并不能够检测到用户的状态,因而很难避免因疲劳驾驶和醉酒驾驶造成的事故。
为了进一步提高行车安全,需要一个能够与上述安全方式并存,并能弥补上述方式缺陷的新的安全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传感器的行车安全的控制方法,以解决当前行车安全方式中不能根据用户当前状态进行车辆行驶的安全控制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传感器的行车安全的控制方法,包括:
系统启动传感器,传感器检测当前用户状态并采集当前用户状态数据;
系统根据存储的用户状态模式的标准数据,与采集的当前用户状态数据进行比对,判定当前用户的状态模式;
系统根据得到的当前用户的状态模式,对用户进行相应的提醒。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包括:所述传感器是通过TCP、UDP或USB协议与所述系统进行连接并进行信息传输。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包括:所述传感器检测当前用户状态并采集当前用户状态数据的步骤,包括:
所述传感器根据设定的周期,定时检测当前用户状态并采集当前用户状态数据。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包括:所述系统将采集的当前用户状态数据绘制成统计图,同时计算采集的各数据的平均值并进行显示。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包括:所述用户状态模式包括:疲劳模式、酒驾模式或正常模式,其中疲劳模式包括轻微疲劳状况、中度疲劳状况和严重疲劳状况,酒驾模式包括酒后驾驶状况和醉酒驾驶状况;
所述系统根据存储的用户状态模式的标准数据,与采集的当前用户状态数据进行比对,判定当前用户的状态模式的步骤,包括:
所述系统根据存储的用户状态模式的标准数据,与采集的当前用户状态数据进行比对,通过加权匹配算法判定用户属于酒驾模式中某酒驾状况,或者通过模糊匹配算法判定用户属于疲劳模式中某疲劳状况。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包括:所述系统将当前采集的用户状态数据与之前采集的用户状态数据进行对比,获得用户的驾驶状态发展趋势信息,包括:疲劳度逐渐增加趋势,即将由轻微疲劳进入中度疲劳状态;或者酒精浓度持续增加趋势,即将由酒后驾车进入醉酒驾车状态。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包括:所述系统对用户进行相应的提醒的步骤,包括:
所述系统通过语言提醒和/或振动用户座椅的方式对用户进行提醒。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包括:所述系统对用户进行相应的提醒的步骤,还包括:系统根据得到的当前用户的状态模式和/或用户的驾驶状态发展趋势信息,对车速进行控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应用本发明,依据嵌入式传感器技术,结合数据采集、统计分析、模式识别、趋势评估、智能反馈等相关算法,可以实现对用户的驾驶状态进行监测和反馈,从而有效提高行车安全,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基于传感器的行车安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随着嵌入式传感器技术的日益发展,在小体积的传感器上已经实现体温监控、血压测量、心跳检测、酒精浓度检测或血氧浓度监测,本发明依据嵌入式传感器技术,结合数据采集、统计分析、模式识别、趋势评估、智能反馈等相关算法,可以实现对用户的驾驶状态进行监测和反馈,从而有效提高行车安全,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基于传感器的行车安全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110、系统启动传感器,传感器检测当前用户状态并采集当前用户状态数据;
将装有多种嵌入式传感器的监测设备安装在方向盘的手握位置。监测设备安装在汽车方向盘的手握处,既不影响用户的正常驾驶,又能够便捷的采集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晓运,未经刘晓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27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