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供热源式褐煤干燥干馏提质工艺及设备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400848.X | 申请日: | 2011-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7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 发明(设计)人: | 余阳春;夏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冈市中洲安达热工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B53/04 | 分类号: | C10B53/04;C10B57/10;C10B57/00;C10B47/00;C10K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8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供 热源 褐煤 干燥 干馏 工艺 设备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料提质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能够提高物料品质的自供热源式褐煤干燥干馏提质工艺及设备。
二、背景技术
褐煤是一种变质程度较低,而挥发份和内在水份又均较高的煤种,同时,褐煤还具有遇空气容易风化而遇水又容易泥化的特性。国内一般的动力煤洗选厂,大多数褐煤洗选厂是为露天煤矿配套服务的,选煤厂的原料煤直接从露天矿集运胶带输送机或大型矿车运送到选煤厂受煤系统。国内褐煤加工采用的设备与一般选煤厂所使用的设备一样,大型化设备作为首选,采用大型设备,最主要的目的是减少褐煤分选过程中的滞留时间,减少由于分选褐煤过程中的碎裂环节。但对于褐煤长时间暴露于地面易引起燃烧,大块自然风化碎裂,同时,热值下降300~500卡/kg,褐煤洗选加工时,贮煤场地不宜考虑太大,宜取低值,因此这种大型设备具有投资成本高、占地面积大、控制不灵活等缺点。采用新型竖式干燥干馏炉既节省了投资和占地面积,又增强了机械的控制灵活性,具有广泛的推广前景。
目前,复合式干法选煤作为煤炭排矸、降硫的有效实用技术,既可节约水资源,又能避免煤泥水二次污染,虽然工艺简单、投资少、生产成本低,以其独有的特点适合我国煤炭企业的需求而得到声速推广应用,为煤炭加工提供了一种经济实用的选煤方法,但由于褐煤水分过大(褐煤黑褐色,全水分 38%,粒度30-150mm,煤块自然干燥易开裂蹦碎,煤块破碎至25mm以下,安息角460,堆密度0.72),不能直接选用干法选煤技术,因此亟需一种提高褐煤质量的干燥干馏设备来满足广大煤矿生产企业的需要。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控制简便、提高产品质量的自供热源式褐煤干燥干馏提质工艺及设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褐煤提质工艺流程为料仓→螺旋输送机→垂直提升机→振动筛→干燥塔→出料→螺旋输送机→垂直提升机→振动筛→干馏塔→冷却室→成品出料,所述干燥塔燃烧室生成的高温烟气达到650℃,出料温度在150℃以下;干馏塔燃烧室生成的高温烟气达到650℃,使褐煤可燃性挥发份通过煤气收集塔收集除尘后加压抽送到干燥塔和干馏塔提供热源。
所述褐煤提质生产设备是由六截干燥段构成的竖式干燥塔和六截干馏段构成的竖式干馏塔两部分组成,所述干燥塔的第Ⅰ干燥段内均匀排布了管体上开有小孔的通气管,其一侧壁设置了排水蒸气出口,第Ⅱ至Ⅵ干燥段)内则均匀排布了无孔通气管,塔顶进料仓底部设置了散落式布料振动筛,干燥塔的一侧壁设置了两个燃烧室,室内设置了由供气管道提供燃料和由助燃风管提供助燃风的燃烧器,上部燃烧室与第Ⅰ干燥段内的通气管相通,下部燃烧室与第Ⅱ至Ⅵ干燥段内的通气管相通,干燥塔的另一侧设置了排烟风机,其进风管道通过管道与第Ⅱ至Ⅵ干燥段换热后的热风抽出口相连,其出风口通过管道与主风管和支管分别与燃烧室和进料仓相通,塔底设置出料口;所述干馏塔上部干馏段均匀排布了通气管,其进风口与设置于塔侧的燃烧室相通,下部干馏段设置了助燃风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通过管道与设置在干馏塔下部的助燃风机相连,其出风口通过管道与燃烧室的燃烧器助燃风管进口相连,燃烧室内设置了燃烧器,通过供气管道与燃气管道相连,上部干馏段设置了排风管口通过管道与排烟风机的进风口相连,其出风口通过主管道和支管分别与燃烧室和进料仓相通,塔底设置了产品排出口,塔顶进料仓里设置了散落式布料振动筛。所述竖式干馏塔中部设有抽煤气管口,通过气管与煤气收集塔相连,煤气收集塔里收集的煤气经过机械除尘装置和电除尘装置除尘后接煤气加压机,通过管道与干燥塔和干馏塔的供气管道相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干燥塔和干馏塔联合装置,既可将褐煤内的大量水份充分排出,同时还能将褐煤里的可燃性挥发份回收再利用,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褐煤产品质量,而且为生产企业节省大量能源,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生产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工艺流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干燥塔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干燥塔通风管排布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干燥塔通风管排布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干馏塔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干馏塔通风管排布主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干馏塔通风管排布截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散落式布料振动筛结构主视图;
图9为本发明散落式布料振动筛结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冈市中洲安达热工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黄冈市中洲安达热工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08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