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水处理的方法及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00797.0 | 申请日: | 201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1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方兆昌;张彤炬;林玉娇;何以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广联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0;C02F1/7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林炜 |
地址: | 200444 上海市宝***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方法 及其 装置 | ||
1.一种污水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将污水引入臭氧催化氧化塔进行催化氧化的步骤,在臭氧催化氧化塔中,利用臭氧催化氧化塔内部的催化剂和通入的臭氧对引入的水体进行催化氧化处理,还包括一个将臭氧催化氧化塔排出的水引入缺氧生物滤池的步骤,在缺氧生物滤池中,利用缺氧生物滤池内部的多孔轻质填料表面生长的生物膜对注入的水进行脱氮反硝化处理,还包括一个将缺氧生物滤池处理后的水引入好氧生物滤池的步骤,在好氧生物滤池中,利用好氧生物滤池内部的多孔轻质填料表面生长的生物膜对注入的水进行有机物浓度降解及氨氮硝化处理,使水体中的有机物浓度达到出水排放指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风机向好氧生物滤池中输入压缩空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好氧生物滤池中处理后的部分水通过硝化液回流泵泵回缺氧生物滤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好氧生物滤池出水口所排放的水体的回流比在300%~40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个将污水引入臭氧催化氧化塔进行催化氧化的步骤中,污水经过催化氧化后,水体的BOD与COD之比的大于等于0.3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好氧生物滤池处理后排放的水的氮含量为总氮量小于1.5mg/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好氧生物滤池处理后排放的水的有机物浓度为COD值小于20 mg/L。
8.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一个臭氧催化氧化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缺氧生物滤池和一个好氧生物滤池,所述的臭氧催化氧化塔的下端设置有一个污水进水口,所述的臭氧催化氧化塔的上端设置有一个出水口,所述的缺氧生物滤池的下端设置有一个第一进水管,所述的缺氧生物滤池的上端设置有一个第一出水管,所述的第一进水管和所述的臭氧催化氧化塔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的好氧生物滤池的下端设置有一个第二进水管,所述的好氧生物滤池的上端设置有一个第二出水管,所述的第二进水管和所述的第一出水管相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好氧生物滤池的下侧壁上设有一个第三反冲洗气管,所述的第三反冲洗气管和一个第一风机相连接。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缺氧生物滤池由一个第一池体构成,在所述的第一池体内侧的底部设置有一个第一缓冲配水区,所述的第一缓冲配水区的一个侧壁上设置有所述的第一进水管,所述的第一缓冲配水区的上端设置有一个第一滤料支撑板,所述的第一滤料支撑板中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滤头,所述的第一滤头向下延伸,所述的第一滤料支撑板的上端设置有一个第一承托层,所述的第一承托层中设置有填料,所述的第一承托层的上端设置有一个第一滤料层,所述的第一滤料层中填充有滤料,所述的第一滤料层的上端设置有一个第一出水区,所述的第一出水区的外周设置有一个环形网状的第一格栅,所述的第一格栅的栅面为由上至下向内倾斜的斜面,所述的第一格栅的外侧设置有一个环形的第一出水堰板,所述的第一出水堰板和所述的第一格栅的上端相接,所述的第一出水堰板和所述的第一格栅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一污泥槽,所述的第一污泥槽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排泥管,所述的第一出水区的上部还设置有一个环形的第一稳流板,所述的第一稳流板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格栅的内侧,所述的第一稳流板和所述的第一格栅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的第一稳流板的下缘低于所述的第一格栅的高度,所述的第一稳流板的上缘高于所述的第一格栅的高度,所述的第一出水堰板的外周设置有一个环形的第一出水槽,所述的第一出水槽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的第一出水管,所述的第一出水管上设置有一个第一反冲洗水管,所述的第一反冲洗水管和所述的第一进水管相连通。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出水堰板和所述的第一污泥槽的外侧壁一体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广联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广联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079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