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层复合型增殖鱼礁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400378.7 | 申请日: | 2011-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8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娇;关长涛;黄滨;崔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杨秉利 |
| 地址: | 26607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复合型 增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渔业海水养殖基础设施,具体说是一种用于改善海珍品栖息环境的多层复合型增殖鱼礁,为栖礁性鱼类、附着性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庇护、繁育场所。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健康、营养饮食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鲍鱼、海参等海珍品因其丰富的营养,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然而,野生海参、鲍鱼的产量却很低。因此,根据海珍品的生活习性,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是提高海珍品质量的关键技术。目前,提高海珍品产量的主要方式是人工养殖,人工养殖方式主要采用池塘养殖和海面围养,池塘养殖难以营造和海底相同的栖息环境,海珍品营养和鲜度远不如野生。海面围网养殖比池塘养殖条件优越,但主要是近岸养殖,而近岸海区多严重污染,所以海珍品质量也大大下降,而人工鱼礁增养殖技术作为现代渔业发展的方向之一,具有改善海区生态环境,保护、增殖渔业资源的功能,正不断受到渔业管理者和生产者的重视。
但是,目前的鱼礁存在表面积、空间利用率较低,礁体内外海水交换能力较差,稳定性不好、对海珍品的聚集性能较弱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层复合型增殖鱼礁,其礁体表面积、空间利用率高,促进礁体内外海水交换,稳定性好。另外,可以改善礁体对海珍品的聚集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多层复合型增殖鱼礁,包括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礁体自上至下分为顶盖、支撑板和底座,所述的顶盖和支撑板上开设通孔,所述底座底面设置凹槽,底座侧面开设贯通的洞穴。以增加礁体空间利用率、提高礁体的水动力特性、促进礁体内外海水交换。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顶盖上的通孔为圆形且成行排列,所述的支撑板与顶盖垂直设置,各支撑板相互平行且均匀间隔排列,所述顶盖上的各行圆形通孔向下对准相邻两支撑板之间的间隙。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板至少包括5块独立的长方体板,各长方体板结构相同,相邻长方体板之间的距离为280-320mm,每块长方体板上的通孔为直径180-220mm圆形且成排均匀排列,相邻通孔圆心距离为380-420mm,靠近长方体板周边的通孔圆心到长方体板邻近周边的距离为200-300mm。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盖上圆形通孔的直径为200mm,相邻圆形通孔圆心距离为400-500mm,顶盖上靠近顶盖周边的圆形通孔圆心到邻近周边的距离是300-350mm。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底面上的凹槽为梯形,梯形凹槽下边长为780-820mm,上边长为180-220mm,梯形凹槽上边到底座顶面的距离为90-110mm,梯形凹槽底边到底座顶面的距离为580-620mm;所述底座侧面的洞穴为设置在凹槽之间直径280-320mm的圆形洞穴,圆形洞穴圆心到底座顶面的距离为280-320mm。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礁体由水泥、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材料制成,所述礁体材料中加入了占总重量5%-20%的贝类壳体粉末。可以改善礁体对海珍品的聚集性能。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礁体整体为对称结构,所述顶盖是长方体板,顶盖顶面四个角各埋放一个吊环。用于礁体海上投放时与船上起重设备连接。
本发明的优点和达到的效果:
(1)本发明具有多表面积、空间利用率高的特点,礁体从各角度均有通孔或凹槽,在对流场起到缓冲作用的同时,不影响流体的通过,有利于海水交换。
(2)本发明是对称长方体结构,具有坚固耐用,高稳定性,不易滑移、翻滚的特点。
(3)本发明属于海珍品增殖礁,礁体由水泥、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材料制成,在礁体材料中加入了占总重量5%-20%的贝类壳体粉末,在保证礁体成型的前提下,可以改善礁体对海珍品的聚集性能,为海珍品提供良好栖息场所,有效提高海珍品质量、降低养殖成本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多层复合型增殖鱼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多层复合型增殖鱼礁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多层复合型增殖鱼礁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法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3,本发明一种多层复合型增殖鱼礁的实施方式,包括礁体,所述礁体自上至下分为顶盖1、支撑板2和底座3,所述的顶盖1和支撑板2上开设通孔5、6,所述底座3的底面设置凹槽7,底座3侧面开设贯通的洞穴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03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液氮自动充装控制装置的干细胞储存罐
- 下一篇:司机工作状态实时监测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