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鳄龟种质选良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00218.2 | 申请日: | 201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7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罗福林;宋学宏;颜伟;徐金木;张剑明;钱亚忠;陆海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鑫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赵艳 |
地址: | 21523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质 良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鳄龟种质选良方法。
背景技术
鳄龟是一种较凶猛的淡水龟类,其具有抗病能力强、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等生活习性,鳄龟是龟类中含肉量最高,而且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的一种,因而其市场前景良好,已成为我国快速发展的养殖水产品之一,同时也是农业部重点推广的水产养殖品种。
鳄龟自2002年我国正式引进以来,常规的养殖方法是自然养殖法,苗种依赖进口,且大都因为苗种质量问题而造成存活率较低,它的繁育因受气候环境等条件的局限,引进的鳄龟不适宜在本地区繁殖产卵,所繁殖的苗种不适宜生态健康养殖,养殖效益低下。我国对鳄龟改良选育的研究尚处于空白阶段,国外亦无该方面的研究数据,因此鳄龟良种选育已成为我国产业化发展的需要,通过制定鳄龟良种选育的标准来提高鳄龟养殖效益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鳄龟种质选良的方法,从而获取适应本地区的优质新品种作为新品系的鳄龟亲本,并将其供种苗繁育和子代商品养殖。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鳄龟种质选良方法,所述选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引进的多组不同家系的鳄龟原种亲本在本地区进行隔离培养,在每组的鳄龟原种亲本中,先选出生长在本地区2年以上的鳄龟原种亲本,然后分别选出多个体型标准、身体体征正常、遗传特性良好、体重偏大的鳄龟作为备选的鳄龟亲本,选取率为45~55%;
(2)将各组的鳄龟亲本按照雌雄比例为3:1的比例进行家系交叉搭配分组隔离培养,收集每一组产出的龟卵;
(3)将收集的每一组龟卵中蛋形不标准、体格偏小的龟卵筛除,保留75%~85%的优良龟卵;
(4)将保留的每一组的优良龟卵分别放入孵化房进行孵化,在孵化的稚龟中将体格偏小、发育畸形的稚龟筛除,保留75%~85%发育良好的稚龟;
(5)将上述保留下的稚龟进行培育成成龟,并在成龟中将生长明显偏慢、体重明显偏小的成龟筛除,保留75%~85%生长良好的成龟;
(6)将保留下的成龟进行精养,并将养殖过程中将咬伤带病、体型弱小的成龟筛除,保留55%~65%发育良好的成龟作为多组后备的鳄龟亲本;
(7)从上述各组后备的鳄龟亲本中选出多个体型标准、身体体征正常、遗传特性良好、体重偏大的鳄龟作为第一代新品系的鳄龟亲本,选取率为75%~85%,重复步骤(2)~步骤(6),得到第二代后备的鳄龟亲本,从中选出多个体型标准、身体体征正常、遗传特性良好、体重偏大的鳄龟作为第二代新品系的鳄龟亲本;
(8)对上述各组第二代新品系的鳄龟亲本进行研究、对比,选出其中苗种健康、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遗传特性良好、适应本地区的优质新品种,并将该优质新品种供种苗繁育和子代商品养殖。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所述备选的鳄龟亲本在选取时的体重标准为大于等于5公斤。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所述优良龟卵的选择标准为龟卵的重量大于等于15克。
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稚龟的筛选在稚龟孵化出苗3个月培育后进行。
优选地,所述步骤(5)中成龟的筛选在所述步骤(4)后的一年后进行,选取标准为体重大于等于3公斤。
优选地,所述步骤(6)中后备的鳄龟亲本的选取在所述步骤(5)后的3年后进行,其中,鳄龟亲本选取时体重标准为大于等于6公斤。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的鳄龟种质选良方法通过对鳄龟的种质提纯和对其在本地区的适应性培育,在鳄龟的每一个生长阶段进行优化筛选,选育出了适合本土优势种群的鳄龟新品系,该鳄龟新品系苗种健康,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遗传特性良好、适应本地区的气候环境和生长条件,满足了鳄龟养殖产业的需求,解决了鳄龟种质退化和性状变异导致苗种质量下降的问题,给鳄龟养殖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鑫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华鑫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02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