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嵌入式太阳能自动联动跟踪电站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99107.4 | 申请日: | 201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7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郭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盛华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N6/00 | 分类号: | H02N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06 山西省太原市***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嵌入式 太阳能 自动 联动 跟踪 电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嵌入式太阳能自动联动跟踪电站,属于太阳能发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效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二十一世纪经济发展决定性影响的五项技术之一,高效开发并提高利用太阳能是世界各国政府可持续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战略决策。由于在利用常规化石能源的同时产生的环境污染压力越来越重,寻求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开再生能源替代常规化石能源迫在眉睫。
太阳能是已知的最原始的能源,它干净、可再生、丰富,而且分布范围广,具有非常广阔的利用前景。但太阳能利用效率低,这一问题一直影响和阻碍着太阳能技术的普及,如何提高太阳能利用装置的效率,始终是人们关心的话题,太阳能自动跟踪系统的设计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途径,从而大大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效率。
现有的太阳能自动跟踪系统是通过每个太阳能发电装置均设置一个太阳能自动跟踪系统,因为太阳能自动跟踪系统成本较高,这样就使的整体的发电成本上升。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联动功能的嵌入式太阳能自动联动跟踪电站,只需一个自动跟踪系统就能使一排太阳能发电装置同时具有自动跟踪功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嵌入式太阳能自动联动跟踪电站,包括多排太阳能发电装置,每排有多个太阳能发电装置,多个太阳能发电装置并联后依次与充电控制器、蓄电池、逆变器和负载连接,每个太阳能发电装置均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支架,支架上部为U行架,U形架上部设有转动轴,转动轴上安装太阳能电池板,转动轴的下部均通过拉杆与联动机构连接,
所述的联动机构包括联动杆、电机、自动跟踪器和CPU,自动跟踪器设置在一排太阳能发电装置其中一个支架的顶部,并安装在转动轴上,自动跟踪器通过CPU与电机连接,电机的输出端上设置有拨杆,拨杆与联动杆上的任意一点铰接,联动杆与设置在每个太阳能发电装置转动轴下部的拉杆铰接。
所述的电机为直流电机。
所述的自动跟踪器为半圆球形,半圆球形中间设置有隔板,隔板两侧各设置一个光敏电阻,两个光敏电阻并联后与CPU相连。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联动机构的作用,每排太阳能发电装置只需一套太阳能自动跟踪系统,减小太阳能发电站的建造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路连接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太阳能发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联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自动跟踪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太阳能发电装置、2为充电控制器、3为蓄电池、4为逆变器、5为负载、6为太阳能电池板、7为转动轴、8为拉杆、9为联动杆、10为电机、11为自动跟踪器、12为CPU、13为拨杆、14为隔板、15为光敏电阻、16为支架、17为U形架、18为减速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嵌入式太阳能自动联动跟踪电站,包括多排太阳能发电装置1,每排有多个太阳能发电装置1,多个太阳能发电装置1并联后依次与充电控制器2、蓄电池3、逆变器4和负载5连接。
如图2~3所示,每个太阳能发电装置1均包括太阳能电池板6和支架16,支架16上部为U形架17,U形架17上部设有转动轴7,转动轴7上安装太阳能电池板6,转动轴7的下部均通过拉杆8与联动机构连接,所述的联动机构包括联动杆9、电机10、自动跟踪器11和CPU12,自动跟踪器11设置在一排太阳能发电装置1其中一个支架16的顶部,并安装在转动轴7上,自动跟踪器11通过CPU12与电机10连接,电机10的输出端上设置有拨杆13,电机10与减速机18相连,电机10通过减速机18带动拨杆13,拨杆13与联动杆9上的任意一点铰接,联动杆9与设置在每个太阳能发电装置1的转动轴7下部的拉杆8铰接。所述的电机10为直流电机。
如图4所示,所述的自动跟踪器11为半圆球形,半圆球形中间设置有隔板14,隔板14两侧各设置一个光敏电阻15,两个光敏电阻15并联后与CPU12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盛华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盛华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91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面料
- 下一篇:一种金线莲组培培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