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丝管蒸发器滚焊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98960.4 | 申请日: | 2011-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7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马功权;田四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长城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1/06 | 分类号: | B23K11/06;B23K1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发器 焊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冷行业加工技术,具体是涉及一种丝管蒸发器滚焊工艺。
背景技术
丝管蒸发器在制冷行业具有较广的应用范围。现有的丝管蒸发器结构如图1所示,多组铁丝2置于丝管蒸发器1上,同一水平线上的铁丝2与丝管蒸发器1之间的多个连接点(待焊接点),通过排焊一次加工形成。焊接电流达到2000A以上,耗能较高。
通过排焊机焊接,焊接电流为排焊头下面的所有焊点电流之和,这样就无法保证每个焊点的电流均匀一致,就会有个别的焊点电流太大,容易焊断;个别的焊点电流太小,或者没有电流,就会虚焊,需要人工检测,再次补焊,导致加工效率较低。
另外,在排焊机加工时,必须将丝管蒸发器表面镀铜,以增加钢管在排焊加工过程中的导电性能。因此无形中增加了产品的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焊接效果较佳、工作效率较高的丝管蒸发器滚焊工艺。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丝管蒸发器滚焊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①、将铁丝置于丝管蒸发器上,铁丝与丝管蒸发器之间具有多个待焊接点;
②、将焊接触点置于铁丝之上,使其沿铁丝滚动,滚至一个待焊接点,焊接一次;
③、继续滚动至下一待焊接点,重复焊接;
④、滚动至丝管蒸发器的一端,通过平台推进机构,使丝管蒸发器和铁丝前进一端位移,前进位移为相邻两行铁丝的间隙距离;
⑤、重复以上步骤②至④,至最后一个待焊接点。
较为完善的是,所述焊接触点有两组,分别置于待焊接点的上、下侧。
进一步,所述两组焊接触点通过传动机构,使两组焊接触点保持同步在一个待焊接点的上、下侧。
本发明丝管蒸发器滚焊工艺,采用上、下镜像排布的两个焊接触点对丝管蒸发器进行滚动焊接,上下分别形成正负极,从而使带焊接的丝管蒸发器不需镀铜即可完成焊接操作,节约了镀铜工艺带来的产品成本。同时,本发明可使两侧同时加工,加工效率较高。
另外,由于焊接触点较小,焊接所需电流大大降低,仅需要约750A,从而节约了电力资源。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丝管蒸发器的机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滚焊工艺操作的结构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和2,丝管蒸发器滚焊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①、将铁丝2置于丝管蒸发器1上,铁丝2与丝管蒸发器1之间具有多个待焊接点6;
②、将分别置于待焊接点6上、下侧的焊接触点(3和4)置于铁丝2的上下侧,并通过传动机构使其沿铁丝2滚动,滚至一个待焊接点6,焊接一次,形成焊接点5(示意)。
③、继续滚动至下一待焊接点,重复焊接;
④、滚动至丝管蒸发器的一端(每一行的最后一个待焊接点),通过平台推进机构,使丝管蒸发器和铁丝前进一端位移,前进位移为相邻两行铁丝的间隙距离;
⑤、重复以上步骤②至④,至最后一个待焊接点。
本发明滚焊工艺,较之传统排焊工艺,焊接效率明显优于排焊工艺。同时,节约电力能源。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长城制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长城制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89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药物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罗布麻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