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种定型构件及其相关构件组合成的多种田间配套建筑物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98303.X | 申请日: | 2011-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9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程吉林;肖海涛;徐志华;黄勇;卢薏刚;袁承斌;缪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吉林 |
主分类号: | E02B13/00 | 分类号: | E02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李海燕 |
地址: | 22500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种 定型 构件 及其 相关 组合 田间 配套 建筑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田水利工程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六种定型构件及利用该多种构件构造成的六种田间配套建筑物。
背景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不到世界10%的耕地,基本解决了世界22%人口的吃饭问题,其中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发挥了相当作用。2011年中央1号文件已明确指出,在未来的5年到10年中,将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大兴农田水利建设。田间配套建筑物作为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面广量大,其设计与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使用效果。过去采用较多的装配式田间配套建筑物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由于各个田间配套建筑物分别装配,没有考虑不同建筑物结构间的相关关系,且多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形状较为复杂,预制与施工不便。本发明通过设计若干定型构件,采用一种积木式的接插方式将这些构件组装成不同的田间配套建筑物,从而实现田间配套建筑物设计与安装方式的创新,进一歩提高田间配套建筑物的质量与安装水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设计了六种用钢筋混凝土或复合材料制作的定型构件,然后根据配套建筑物的结构,用一种积木式的接插方式将这些构件组合成六种定型化的田间配套建筑物,达到构件通用、制作简单、安装快捷、维护方便的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若干种定型构件,若干组定型构件中的多种构件通过插接方式装配成不同结构形式的建筑物。
本发明包括以下六种定型构件:
底板:底板上设若干插接孔;
翼墙:两种结构形式:1)包括呈L型结构的墙体,墙体上开设有插接孔;2)方形墙体,其一侧设插接条;
闸框:包括立柱和横梁,每侧立柱设一道或两道供连接翼墙用的缺口,一道供闸门上下移动的缺口,同时立柱下部设有插接条;
闸门:为一方形板体;
涵管:包括一中空筒体,筒体侧端面设承插口;
弯头:包括弯型管体和设置在其端部的连接管头。
利用上述定型构件构造的放水闸、退水闸、节制闸,包括定型构件底板、翼墙、闸框、闸门;所述翼墙插接在底板两侧的插接孔内;所述闸框通过两插接条插接在底板中部的插接孔内并通过立柱上的缺口与两侧翼墙插接条卡接,所述闸门设置在闸框两立柱之间并可沿两立柱内侧缺口上下移动。
利用上述定型构件构造的涵闸,包括定型构件底板、翼墙、闸框、闸门和涵管;所述底板闸口端左右侧插接带有插接条的翼墙,紧靠翼墙在底板上插接带有插接条的闸框,闸框通过立柱上的缺口和翼墙插接条卡接,闸框两立柱之间设可沿立柱内侧缺口上下移动的闸门;所述底板与闸框一侧粘结带有插接孔的翼墙,所述带有插接孔的翼墙通过插接孔和涵管连接,涵管另一端亦设带有插接孔的翼墙。
利用上述定型构件构造的涵洞,包括定型构件翼墙和涵管,所述涵管通过插口连接在两翼墙之间。
利用上述定型构件构造的倒虹吸,包括定型构件翼墙、涵管和弯头,所述涵管转弯处设弯头,倒虹吸两端设带有插接孔翼墙。
本发明的各定型构件采用积木式插接方式连接,并用粘结剂、水泥砂浆接合处粘结固定。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设计底板、翼墙、闸框、闸门、涵管、弯头等六种定型构件,可分别组合成小型渠首放水闸、排水沟退水闸、渠道节制闸、涵闸、涵洞、倒虹吸等六种田间配套建筑物。
具体组装方式是:小型渠首闸、排水沟退水闸、渠道节制闸分别由底板、闸框、闸门、翼墙四种定型构件组装而成;涵闸由底板、闸框、闸门、涵管、翼墙五种定型构件组装而成;涵洞由涵管、翼墙组成;倒虹吸由翼墙、涵管、弯头三种定型构件组装而成。
构件用钢筋混凝土或复合材料制作,构件组装采用积木式的接插方式,构件间用特殊的粘结剂或水泥砂浆粘结。
本发明的积木式定型化田间配套建筑物,具有构件定型化、材料品质化、施工组装化、速度高效化、维修方便化等优点。可作为农田水利工程的斗、农渠级渠系定型田间配套建筑物。
附图说明
图1、2是构件1-底板图。
图3、4是构件2-翼墙图。
图5、6是构件3-闸框图;图7是图5的Ⅰ-Ⅰ部截面图、图8是图5的Ⅱ- Ⅱ部截面图、图9是图5的Ⅲ-Ⅲ部截面图;图10是图6的Ⅰ-Ⅰ部截面图、图11是图6的Ⅱ- Ⅱ部截面图、图12是图6的Ⅲ-Ⅲ部截面图。
图13是构件4-闸门图。
图14是构件5-涵管图。
图15是构件6-弯头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吉林,未经程吉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83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网络业务请求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具有集成陶瓷套管的可植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