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强生物填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97629.0 | 申请日: | 201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0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张国涛;贾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3/1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贺卫国 |
地址: | 065001 中国河北省廊坊***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生物 填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增强生物填料,所述增强生物填料包括:
多孔性基材;和
粘附在所述多孔性基材上的短切活性碳纤维、活性炭颗粒和用于废水处理的生物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生物填料,其中所述短切活性碳纤维的直径为5-40μm并且长度为50-10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生物填料,其中所述活性炭颗粒的直径为30-15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增强生物填料,其中基于所述短切活性碳纤维和所述活性炭颗粒的总重量,所述短切活性碳纤维的量为1-50重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增强生物填料,其中基于所述短切活性碳纤维和所述活性炭颗粒的总重量,所述短切活性碳纤维的量为10-30重量%。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增强生物填料,其中所述多孔性基材选自聚氨酯发泡材料、聚醚发泡材料、丝瓜纤维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增强生物填料,其中所述多孔性基材的孔径为0.1-10mm。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增强生物填料,其中所述用于废水处理的生物材料包含用于废水处理的菌剂和用于所述菌剂的营养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增强生物填料,其中所述用于废水处理的菌剂选自硝化菌、反硝化菌和脱硫菌中的一种或多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增强生物填料,其中所述用于所述菌剂的营养物选自碳酸钠、碳酸氢钠、葡萄糖、磷酸氢盐、尿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11.一种用于制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生物填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将所述短切活性碳纤维、活性炭颗粒和用于废水处理的生物材料均匀混合,以得到混合物;
(b)将粘合剂喷涂在所述多孔性基材的表面上;和
(c)将步骤(a)中得到的所述混合物与步骤(b)中得到的表面涂敷有粘合剂的多孔性基材混合,以制备表面粘附有所述短切活性碳纤维、活性炭颗粒和用于废水处理的生物材料的所述增强生物填料。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a)包括将所述短切活性碳纤维、活性炭颗粒和用于废水处理的生物材料均匀混合,并且将得到的混合物放置在回转箱中进行混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b)包括将所述多孔性基材固定在转盘的支架上,并且在旋转转盘的同时,将粘合剂喷涂在所述多孔性基材的表面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c)包括将步骤(b)中得到的表面涂敷有粘合剂的多孔性基材放置到步骤(a)中的所述回转箱中,以制备表面粘附有所述短切活性碳纤维、活性炭颗粒和用于废水处理的生物材料的所述增强生物填料。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短切活性碳纤维的直径为5-40μm并且长度为50-1000μm。
16.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活性炭颗粒的直径为30-150μm。
17.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得到的所述增强生物填料中,基于所述短切活性碳纤维和所述活性炭颗粒的总重量,所述短切活性碳纤维的量为1-50重量%。
18.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得到的所述增强生物填料中,基于所述短切活性碳纤维和所述活性炭颗粒的总重量,所述短切活性碳纤维的量为10-30重量%。
19.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孔性基材选自聚氨酯发泡材料、聚氨酯发泡材料、聚醚发泡材料、丝瓜纤维材料的一种或多种。
20.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用于废水处理的生物材料包含用于废水处理的菌剂和用于所述菌剂的营养物。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用于废水处理的菌剂选自硝化菌、反硝化菌和脱硫菌中的一种或多种。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用于所述菌剂的营养物选自碳酸钠、碳酸氢钠、葡萄糖、磷酸氢盐、尿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762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除湿留热的节能烤房
- 下一篇:利用氧化铝副产赤泥生产PVC填料的工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