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中药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397323.5 | 申请日: | 2011-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6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 发明(设计)人: | 董树江;张浩波;周宏年;李俊东;马志勇;王伟;王昆;王雷;张立彬;王春艳;石秋婷;王志强;王立云;张淑婧;徐世勇;李江;刘海霞;何建涛;黄艳英;张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香河县气管炎哮喘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8 | 分类号: | A61K36/8968;A61P11/00;A61K35/5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 地址: | 0654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支气管扩张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中药。
背景技术
支气管扩张症多见于儿童和青年,大多继发于急、慢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阻塞后,反复发生支气管炎症、只是支气管壁结构破坏,引起支气管异常和持久性扩张。临床表现主要为慢性咳嗽,可大量脓性痰和(或)反复咯血。目前临床治疗以抗炎、化痰、平喘为主,或手术切除,其治疗效果均不理想,有些患者长期依赖药物产生了抗药性,副作用多,使患者免疫功能下降,脏腑功能失调。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目前治疗支气管扩张症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中药。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中药的原料及其重量份数包括:墨旱莲6~20份、制何首乌7~25份、甘草9~33份、麦冬4~17份、天冬4~17份、鳖甲9~33份、女贞子6~20份、藕节4~17份、地黄9~30份、地骨皮7~25份、桑白皮7~25份和牡蛎14~50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中药的原料及其重量份数包括:墨旱莲8~15份、制何首乌10~19份、甘草13~25份、麦冬6~13份、天冬6~13分、鳖甲13~25份、女贞子8~15份、藕节6~13份、地黄12~23份、地骨皮10~19份、桑白皮10~19份和牡蛎20~38份。
进一步,所述中药的原料及其重量份数包括:墨旱莲10份、制何首乌13份、甘草17份、麦冬9份、天冬9分、鳖甲17份、女贞子10份、藕节9份、地黄15份、地骨皮13份、桑白皮13份和牡蛎25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用于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潜心研究而成,采用“滋补肝肾”之法,重点放在滋补肝肾之阴,以达到凉血止血清热,配方合理、科学,制备方法简单,容易控制质量,且治愈率高、不易复发、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支气管扩张症多见于儿童和青年,大多继发于急、慢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阻塞后,反复发生支气管炎症、只是支气管壁结构破坏,引起支气管异常和持久性扩张。临床表现主要为慢性咳嗽,可大量脓性痰和(或)反复咯血。此病隶属于祖国医学“肺痿”、劳嗽”等范畴。本病反复缠绵,难于根治,兹就肺痿之病名,首见于《金匮要略》:“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何?明代戴原礼在《证治要诀》中亦有介绍:“劳嗽,......所嗽之痰,或脓,或时有血腥臭异常。”也比较符含本病症的表现。经多年临床实验研究所发明的“平肝补肾胶囊”对符合阴虚肺热型支气管扩张有很好疗效。其中制何首乌、鳖甲、女贞子、牡蛎具有滋补肝肾之阴共为君;墨旱莲、藕节、麦冬、天冬、地黄滋阴清热凉血共为臣;地骨皮、桑白皮清虚热,止热咳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以上诸药共同起到滋补肝肾,凉血清热之功。
临床报告:
1、一般资料: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例均为香河县气管炎哮喘医院哮喘科住院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原则分为2组。治疗组100例,男58例,女42例;年龄18~64岁,平均(42.2±8.4)岁;病程4.2~28年,平均(8.4±4.6)年。对照组100例,男56例,女44例;年龄19~65岁,平均(41.1±9.2)岁;病程4.8~26年,平均(8.6±4.3)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13版《实用内科学》中医诊断及辨证分型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2.1纳入标准:
符合诊断诊断;年龄18岁~65岁;病程在4~30年;住院患者;本人知情
2.2观察指标:
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中列出的症状分级量化标准,结合临床中所见的症状(咳嗽、咳痰、喉鸣、喘憋)每项按轻、中、重分别计2分、4分、6分,次症(食欲、口苦、便秘、气短)每项按轻中重分别计1分、3分、5分,治疗前后逐项询问观察,计算并记录总积分,观察记录舌象、脉象但不计分。
2.3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证候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原有症状完全消失或显著减轻,症状积分减少≥70%;有效:原有症状有所好转或减轻,症状积分减少≥30%但<70%;无效:原有症状无改善,症状积分减少<30%。
3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河县气管炎哮喘医院,未经香河县气管炎哮喘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73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声器件
- 下一篇:一种基于DIBR的匹配误差校正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