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可收纳底座的平面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96572.2 | 申请日: | 2011-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3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吴昭雄;刘俊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F16M1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76 | 代理人: | 刘云贵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收纳 底座 平面 显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面显示器,特别是有关一种具有可收纳底座的平面显示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平面显示器(Flat-Panel Display,FPD)几乎已全面取代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器成为现今家庭以及商业娱乐的显示技术主流。相对于传统CRT显示器笨重的体积,平面显示器具有低耗电量、低辐射量,以及在体积上占尽优势的薄型化特征。同时平面显示器的尺寸扩大也带动薄型化数字电视在消费娱乐领域的普及,例如一般家庭观赏、户外广告、展览用途等。目前在信息家电(information apparatus)中最普遍使用的平面显示器是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或电浆显示器(plasma display panel,PDP),其主要以台面上的底座或壁挂的方式安装。随着市场价格竞争剧烈,目前市售平面显示器多采用底座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以缩减包装体积,达到节省运输成本的目的。
然而即使传统平面显示器的底座可拆卸以缩减包装体积,为了提供平面显示器直立时的支撑稳定性,底座必须是具有一定支撑面积,以及一定厚度的质量体,相较于随着薄型化技术而越来越薄的平面显示器本体而言,当平面显示器在装箱时,整体的包装厚度仍受限于底座的尺寸而无法进一步缩减。另一方面,可拆卸式的底座也增加了拆装的功夫。至于直接固定在显示器本体的底座设计,虽少了拆装的功夫,但这样的平面显示器势必因底座的缘故而随时占用较多的空间,也占用了装箱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公知的平面显示器的底座设计所造成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底座可收纳设计的平面显示器,当底座不需使用,例如在搬运、装箱、壁挂时,可方便将底座收纳在平面显示器本体内,使平面显示器的厚度缩减本体厚度。当欲使用底座时,直接将底座自本体移出即可支撑本体。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可收纳底座的平面显示器,包含有显示器本体以及底座结构。该显示器本体底部具有第一收纳槽以及第二收纳槽。该底座结构可收合在该显示器本体内。该底座结构具有第一脚架以及第二脚架,该第一脚架以及该第二脚架分别容置在该第一收纳槽以及该第二收纳槽内,以隐藏在该显示器本体内的收合位置。
本发明所提供的平面显示器,其中该第一脚架以及该第二脚架分别自该第一收纳槽以及该第二收纳槽沿直立方向移出该第一收纳槽以及该第二收纳槽,并以直立方向为轴转动至使用位置,以支撑该显示器本体。
本发明所提供的平面显示器,其底座结构可完全收纳在显示器本体内,这样可节省平面显示器在运输、包装、搬运时的整体体积,不因额外的底座占用空间。且底座结构可轻易自显示器本体局部拉出且转动后,即可将显示器本体支撑在桌面或台面上,显着增加使用上的方便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有可收纳底座的平面显示器的示意图。
图2是平面显示器的底座结构完全收纳在显示器本体内的正面示意图。
图3是平面显示器的底面示意图。
图4是显示器本体其中第一收纳槽的示意图。
图5是第一收纳槽的局部示意图。
图6是底座结构中的第一脚架及第二脚架的示意图。
图7是第一脚架在第一收纳槽中可移至收合位置的示意图。
图8是第一脚架位于第一收纳槽的收合位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9是第一脚架在第一收纳槽中移至使用位置的示意图。
图10是平面显示器的底座结构在显示器本体上转动定位的示意图。
图11是平面显示器的侧面示意图。
图12是底座结构的第一脚架以及第二脚架的底部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 平面显示器 10 显示器本体
20 第一收纳槽 21 第一凹槽
22 第二凹槽 23 第三凹槽
24 第一开口 30 第二收纳槽
50 第一脚架 51 第一轴体
52 第一座体 53、63 枢纽结构
54、64 转轮 60 第二脚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65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