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造微结构的试验设计表获取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96037.7 | 申请日: | 201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6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刘若鹏;季春霖;刘斌;易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造 微结构 试验 设计 获取 方法 装置 | ||
1.一种人造微结构的试验设计表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待测人造微结构的几何参数因子的个数、每个几何参数因子的取值个数及其对应的参数值;
根据所述几何参数因子的个数、每个几何参数因子的取值个数及其对应的参数值,并根据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得到初始试验设计表;
根据所述初始试验设计表进行试验时的电磁响应变化数据,获取各几何参数因子中起主导作用的几何参数范围;
根据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和获取的各几何参数因子的几何参数范围,获取试验参数值;
根据均匀设计原理和所述获取的试验参数值构造试验设计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和获取的各几何参数因子的几何参数范围,获取试验参数值,包括:
根据每个几何参数因子的取值个数,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计算获取抽样值;
根据计算得到的抽样值和所述获取的各几何参数因子的几何参数范围,构造得到试验参数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均匀设计原理和所述获取的试验参数值构造试验设计表,包括:
根据均匀设计原理中好格子点法构造均匀设计表;
将所述试验参数值代入所述均匀设计表中获取试验设计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均匀设计原理中好格子点法构造均匀设计表,包括:
设置试验次数值n,所述试验次数值n为每个几何参数因子的取值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根据所述试验次数值n,提取出小于所述试验次数值n且与所述试验次数值n成互质关系的所有数值;
根据试验次数值n和所述提取的所有数值,根据好格子点法生成均匀设计表的各列,获得均匀设计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待测人造微结构的几何参数因子的个数、每个几何参数因子的取值个数及其对应的参数值,包括:
确定待测人造微结构的几何参数因子的个数、每个几何参数因子的取值个数;
确定每一个几何参数因子的取值范围以便根据所述取值个数确定每个几何参数因子对应的参数值。
6.一种人造微结构的试验设计表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参数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待测人造微结构的几何参数因子的个数、每个几何参数因子的取值个数及其对应的参数值;
第一构造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几何参数因子的个数、每个几何参数因子的取值个数及其对应的参数值,并根据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得到初始试验设计表;
参数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初始试验设计表进行试验时的电磁响应变化数据,获取各几何参数因子中起主导作用的几何参数范围,并根据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和获取的各几何参数因子的几何参数范围,获取试验参数值;
第二构造模块,用于根据均匀设计原理和所述获取的试验参数值构造试验设计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获取模块包括:
参数范围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初始试验设计表进行试验时的电磁响应变化数据,获取各几何参数因子中起主导作用的几何参数范围;
试验参数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和获取的各几何参数因子的几何参数范围,获取试验参数值。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构造模块包括:
构造单元,用于根据均匀设计原理中好格子点法构造均匀设计表;
获取单元,用于将所述试验参数值代入所述均匀设计表中获取试验设计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构造单元具体包括:
设置子单元,用于设置试验次数值n,并根据所述试验次数值n提取出小于所述试验次数值n且与所述试验次数值n成互质关系的所有数值;
构造子单元,用于根据试验次数值n和所述提取的所有数值,根据好格子点法生成均匀设计表的各列,获得均匀设计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确定模块还用于确定每一个几何参数因子的取值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未经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603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