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支脚盘、支撑装置和工程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96007.6 | 申请日: | 201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4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蒋韶峰;刘召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中联消防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9/02 | 分类号: | B60S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桑传标;李翔 |
地址: | 410013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脚盘 支撑 装置 工程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车辆的支撑结构,具体地,涉及一种支脚盘。另外,本发明还涉及利用该支脚盘的支撑装置,以及包括该支撑装置的工程车辆。
背景技术
在工程车辆中,例如起重机、高空作业车、云梯消防车、高喷消防车和登高平台消防车等,为了保持车身的平衡,通常需要使用支撑结构,例如使用活动支腿等支腿形式的结构来支撑以保持平衡,在活动支腿的垂直油缸的底部通常安装有支脚盘,该活动支腿通过支脚盘与地面接触。
为了保持支撑的可靠和稳定,通常把支脚盘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设计的大一些,因此车身两侧的支脚盘的外边缘的距离往往大于车身的实际宽度。为了使车辆的宽度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常常需要把支腿连同支脚盘一起向车辆中心移动,这样就会影响这类车辆的横向跨距,而支腿的横向跨距是影响车辆作业性能的重要参数,特别是在大中型工程车辆中,对于支撑结构的设计的关键是在车辆宽度的允许范围内把支腿的横向跨距设计为最优。
在现有技术中,支脚盘包括底板和盖板,该底板上形成有球头凹座,支腿末端的球头嵌入到该球头凹座中,然后再盖上盖板,盖板上具有安装孔能够穿过球头,并且安装孔的侧壁形成与球头相适应的弧面。该盖板2通常为分体式的,并用螺栓等连接件将盖板与底板固定在一起,从而将支腿与支脚盘固定在一起,并且支腿的球头可以在球头凹座中转动。这样的支撑结构不能调节,如果支脚盘设计制作得较大就很容易导致整车超宽,如果支脚盘设计制作得较小则会导致车辆横向跨距过短,影响车辆的作业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支脚盘,该支脚盘能使减小整车宽度并增大车辆横向跨距。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支脚盘,该支脚盘包括底板、球头凹座和盖板,所述球头凹座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球头凹座和盖板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其中,所述球头凹座偏心地设置在所述底板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包括连接在一起的支脚盘和支腿,其中,所述支脚盘为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支脚盘。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工程车辆,该工程车辆包括本发明所述的支撑装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脚盘的球头凹座偏心地设置在底板上,以满足整车宽度和车辆跨距的要求。上述支脚盘的结构简单,大大简化了工程车辆作业时所需的操作,提高了车辆的作业性能,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和操作复杂性。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支撑装置的垂直支腿完全收缩状态的主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支脚盘的俯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支撑装置的垂直支腿完全收缩状态的侧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支撑装置的垂直支腿伸出状态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支脚盘 11底板
12球头凹座 13盖板
14支撑板 20支腿
21最外层套筒 22定位板
30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指本发明的支脚盘和支撑装置在使用状态下的方向,也就是附图中所示的上方和下方,“内、外”则根据实际应用所指的含义,有些用于描述支腿的多层套筒的内层和外层,有些用于描述支撑装置的相对车辆的方向,即支撑装置朝向车辆的一侧称为内侧,远离车辆的一侧称为外侧。另外一些其他的方位词的具体含义可以根据上下文进行判断。
本发明提供一种支脚盘10,该支脚盘包括底板11、球头凹座12和盖板13,所述球头凹座12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11上,所述球头凹座12和盖板13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其中,所述球头凹座12偏心地设置在所述底板1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中联消防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长沙中联消防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60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耐火中压电缆
- 下一篇:一种改性三元硅橡胶绝缘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