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无机复合微胶囊灭火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94991.2 | 申请日: | 201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2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姜发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发扬 |
主分类号: | A62D1/00 | 分类号: | A62D1/00 |
代理公司: |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 51219 | 代理人: | 杨兵;肖明 |
地址: | 3241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无机 复合 微胶囊 灭火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灭火剂,特别涉及一种含有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的微粒子型的复合灭火剂。
背景技术
目前,在灭火技术领域,为了减少哈龙物质对臭氧层的破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剂已经成为一种哈龙物质的替代品。
对于目前的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剂,普遍存在以下缺点:
一是,为了保证灭火效果,目前普遍要求磷酸一铵(又称磷酸铵)的含量要占灭火剂质量的50%~90%,如GB15060-2002《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剂》标准中对磷酸铵作出了≥75%的规定,公开号为CN1196269A的中国专利申请中,磷酸铵含量为50-78%,公开号为CN1448197A中磷酸铵含量为为76%,
而磷酸铵中的磷元素是一种自然资源保护,同时生产磷酸铵一般采用热法或者湿法,生产方法属于高耗电能的方法,对于能源尤其电能消耗量大。其次,由于现有的灭火剂中磷酸铵含量过高,磷酸铵在高温急剧分解,吸收大量热能,使其高温火焰能量传递到磷酸盐干粉灭火剂上产生能量相交换产生碰撞现象(膨沸),所以在灭火开始有反扑火现象,灭火剂中磷酸铵含量高(,吸收能量就大,火焰反扑机率就大,从而对灭火人员有一定的威胁。
二是,在灭火剂物料的粒度分布上,要求整个灭火剂中小于40μm的物料要占整个灭火剂的重量的50%以上,而灭火剂中物料的其它粒径,如63μm、125μm、250μm没有任何的技术规定,这样一方面造成灭火效果有限:虽然灭火剂微粒越小表面积就越大,覆盖面就广,捕捉燃烧火焰能力就强,但是粒径小的颗粒要进入火焰区难度增加,即进入火焰区的有效成分减少,这就需要一定量的大粒径粒子具有较高的“携程”效应;另一方面由于粒径过小,导致干粉灭火剂物理性能比如抗吸湿性、流动性,抗结块性能都较差。
三是,在灭火种类上有局限局限。目前一般的磷酸铵盐灭火剂只能对A类(固体物质火灾)、B类(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C类(气体火灾),比如公开号为CN1698915的中国专利申请;虽然公开号为CN101239228A的中国专利申请还可以用于灭E类即带电火灾,但是对于火灾中不只是A、B、C、E类,还伴随D类即金属燃烧火灾,就没有很好的灭火效果,现有的ABC干粉灭火剂就不能在金属表面上形成一层惰性阻燃物质覆盖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之一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环保节能、高效多功能的微胶囊复合灭火剂。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有机无机复合灭火剂,由下列按重量百分比计的组分组成:
A1:磷酸一铵 15-25%
A2:硫酸铵 60-75%
A3:尿素 0.5-1.5%
A4:氯化钾 1-2.5%
A5:硅酸钠 4-9%
A6:脂肪酸锌 0.1-0.5%
A7:脂肪酸镁 0.2-0.5%
A8:甲基硅烷 1.5-2%
上述组分之和为100%。
作为优选:所述A1中65%重量的A1的粒径小于40μm,其余35%重量的A1的粒径小于63μm。
作为优选:所述A2中50%重量的A2的粒径小于63μm,其余50%重量的A2的粒径小于125μm。
作为优选:所述A3中45%重量的A3的粒径小于63μm,其余55%重量的A3的粒径小于125μm。
作为优选:A4、A6、A7三种混合物料中,98%重量的混合物料的粒径小于125μm,其余2%重量的混合物料的粒径小于250μm。
作为优选:所述A5的物料粒径小于250μm。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上述灭火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依次按照下列步骤进行制备:
a、称重:按照比例分别称取各组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发扬,未经姜发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49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