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确定寻呼传输信道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94778.1 | 申请日: | 2007-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1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陈燕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36/36 | 分类号: | H04W36/36;H04W48/08;H04W6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确定 寻呼 传输 信道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确定寻呼传输信道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处于URA_PCH(UTRAN Registration Area Paging Channel,UTRAN注册区寻呼信道)状态下的移动台不能直接的进行数据发送和接收。当网络侧有数据或者呼叫要下发给URA_PCH状态的移动台时,需要在网络侧的PCH(Paging Channel,寻呼信道)发送寻呼消息来通知移动台,移动台收到寻呼消息后,状态迁移进入到其他状态进行数据发送和接收。出于节电目的,处于URA_PCH状态下的移动台执行不连续接收(Discontinuous Reception,DRX),移动台按照与网络侧协商好的不连续接收周期和算法,来计算何时应该去接收属于自己的寻呼消息,具体方法如下:
每个寻呼信道(PCH)都有一个寻呼指示信道(Page Indicator Channel,PICH)与之配对使用,移动台只在一定的寻呼时机(paging occasion)去不连续的监听PICH上的PI(Paging Indication,寻呼指示)信息。寻呼时机的计算:
Paging Occasion={(IMSI div K)mod(DRX cycle length div PBP)}*PBP+n*DRX cycle length+Frame Offset; (1)
PI=DRX Index mod Np;
where DRX Index=IMSI div 8192
其中: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国际移动用户标识)用于标识国际移动用户;K为可用的承载PCH的SCCPCH(Secondary CommonControl Physical Channel,辅助公共控制物理信道)的个数;DRX cycle length为不连续接收周期;PBP为寻呼块周期,对于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频分复用),PBP=1;Frame Offset为帧偏移,对于FDD,帧偏移为0,对于TDD(Time Division Duplex,时分复用),帧偏移值在系统消息中指定;NPICH为承载寻呼指示帧的帧数,等于寻呼指示帧的重复长度;NGAP是某个寻呼时机的最后一个承载寻呼指示的帧与第一个承载寻呼消息的帧之间的帧数;DRXIndex为不连续接收指数,其值为(IMSI div 8192);对于FDD,Np是一个帧中的寻呼指示的数目,对于TDD,Np是一个寻呼块中的寻呼指示的数目;NPCH为寻呼组的个数。其中,NPICH,Np,NPCH都在系统消息中下发。
通过以上公式,移动台可以计算出自己需要监控的寻呼指示帧的SFN(System Frame Number,系统帧号)以及需要监控的PI。如果在寻呼时机中监控到属于自己的寻呼指示的信息为“后续有寻呼消息”,对于FDD,在指定tPICH=7680chips后,到承载寻呼消息的SCCPCH上接收寻呼消息(PCH是传输信道,其映射到物理信道为SCCPCH)。现有技术WCDMA中PICH与SCCPCH的时隙关系如图1所示。
在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中的PICH帧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用于寻呼指示的288比特和预留的12比特。WCDMA的Release7版本中,引入了增强寻呼特性,对于支持增强寻呼特性的Cell_PCH状态下或URA_PCH状态下的移动台,可以利用HSDPA(High SpeedDownlink Package Access,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技术实现传输比特率的增加,即从HS-PDSCH(High-Speed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接收寻呼消息,PICH与HS-PDSCH的时隙关系如图3所示。其具体的实现方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47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