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四楞麻总苯乙醇苷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394738.7 申请日: 2011-12-01
公开(公告)号: CN102670631A 公开(公告)日: 2012-09-19
发明(设计)人: 邓瑞雪;刘普;梁菊;尹卫平;柴元武;孙鲜明 申请(专利权)人: 河南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1/7032 分类号: A61K31/7032;A61K36/53;A61P1/16
代理公司: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代理人: 牛爱周
地址: 471003 河***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四楞麻总苯 乙醇 组合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从民族药物四楞麻中快速制备苯乙醇苷类成分,主要含有这些化合物的提取物以及它们的制备方法和在抗肝纤维化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肝纤维化是肝组织对慢性肝损伤的修复反应,是多种类型细胞、氧化应激、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等一系列复杂作用的结果,以细胞外基质(ECM)成分的过度增生与异常沉积为主要特征。肝纤维化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各种病因所引起的慢性肝病,包括病毒性肝炎、脂肪肝、酒精肝等都可能导致肝纤维化。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重要的病理特征,也是肝硬化发生的前奏和必经的中间环节,其中25%~40%肝纤维化最终发展为肝硬化乃至肝癌。因此,防治肝纤维化是临床治疗慢性肝病的关键环节。国际卫生组织曾发出呼吁“谁能阻止或延缓肝纤维化的发生,谁就将治愈大部分慢性肝病”。尽管科学家从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不同环节入手做了很多研究,但由于肝纤维化病理机制的多环节、复杂性,单一环节或靶向的干预效果尚不理想,临床上仍然缺乏特异有效药物。

多靶点作用是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中药具有多成分和多环节作用的特点,对病理复杂的疾病可以发挥综合优势。在防治新的疾病如艾滋病、SARS、禽流感以及甲型H1N1流感病毒等的过程中,中药都表现出较好的治疗效果,展现出很多西药所不具备的优势。中药抗肝纤维化可以从多个方面同时作用,本着“循证医治”的原则,随机对照多中心的方法进行治疗,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的效果还是非常乐观的。

土家族民间药四楞麻为唇形科糙苏属糙苏(Phlomis umbrosa Turcz)的根,鄂西南地区是我国土家族最主要的分布区。研究表明,四楞麻中含有苯乙醇苷类、苯丙素苷类、环稀醚萜类、黄酮类、二萜类、三萜类等成分。其中苯乙醇苷类化合物为四楞麻中较为重要的一种成分,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物质。

近年来,很多课题组对药用植物糙苏进行了研究:文献“糙苏的化学成分研究”,刘世旺等中草药,1999,30(3):161-164,从糙苏全草的脂溶性部位共分得16个化合物;文献“四楞麻化学成分研究”,刘普等,药学学报,2007,42(4):401-404,从四楞麻中分离得到5个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去咖啡酰基类叶升麻苷(cistanoside E),calcelarioside B,类叶升麻苷(verbascoside),异类叶升麻苷(isoverbascoside),alyssonoside的分离方法。尽管该文献报道了苯乙醇苷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但是,其苯乙醇苷类化合物的得率极低,从正丁醇提取物200克(原药材3.6公斤)中得到,去咖啡酰基类叶升麻苷(cistanoside E,31.5mg),calcelarioside B(26.5mg),类叶升麻苷(verbascoside,82.3mg),异类叶升麻苷(isoverbascoside,54.3mg),alyssonoside(28.6mg)。研究所得到的样品均为毫克级的,难于产业化,此外,研究过程中还存在着有毒有机溶剂的应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四楞麻总苯乙醇苷组合物。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1、一种四楞麻总苯乙醇苷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苯乙醇苷化合物1-6:

通式A:

化合物1:去咖啡酰基类叶升麻苷(cistanoside E),R1为α-L-Rha,R2为H,R3为H,含量为3-5%;

化合物2:calcelarioside B,R1为H,R2为咖啡酰基,R3为H,含量为5-10%;

化合物3:叶升麻苷(verbascoside),R1为α-L-Rha,R2为咖啡酰基,R3为H,含量为10-20%;

化合物4:异类叶升麻苷(isoverbascoside),R1为α-L-Rha,R2为H,R3为咖啡酰基,含量为20-30%;

化合物5:连翘酯苷(forsythoside B),R1为α-L-Rha,R2为咖啡酰基,R3为β-D-Api,含量为20-3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47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