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洗碗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94715.6 | 申请日: | 201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1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宰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乐金熊猫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15/14 | 分类号: | A47L15/14;A47L15/42;A47L15/4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严志平 |
地址: | 21000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洗碗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洗碗机(Dish washer)。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洗碗机是一种利用通过喷嘴喷射的高压的洗涤水对残留于餐具表面的食物残渣进行清洗的的家电装置。
图1是现有技术的洗碗机的斜视图。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洗碗机10包括以下部件:形成外观、且内部形成有洗涤槽的壳体2;用于开闭所述洗涤槽的门3。所述壳体2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用于收纳餐具的餐具搁架4。并且,所述洗涤槽的下侧包含有具备加热器的集水槽。并且,所述门3设置有烘干风扇5,所述烘干风扇5用于排出烘干过程中的湿空气。
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洗碗机1将依次进行洗涤、清洗、烘干进程。在洗涤进程中,利用通过设置于所述集水槽的加热器加热的洗涤水进行洗涤。但是,在利用通过加热器加热的洗涤水进行洗涤的情况下,由于高温的洗涤水的热除了餐具以外还会传递到洗涤槽,从而产生热损失。并且,在洗涤进程后,由于排出高温的洗涤水,同样也会产生热损失。
并且,在以往的烘干进程中,由于利用烘干风扇将湿空气从洗涤槽内部排出到外部或者进行冷凝,因此,完全烘干餐具需要消耗很长的时间。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技术性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洗涤过程中可以将加热器的热直接传递到餐具的洗碗机。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烘干过程中可以使餐具直接被加热器烘干的洗碗机。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洗碗机,本发明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部件所构成:
形成有洗涤空间的桶;
位于所述桶的内部,用于收纳餐具的多个餐具搁架;
设置于所述桶的侧面的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含有放射红外线的红外线加热器,以及将放射的红外线反射到所述桶内部的反射板,
其中,所述加热组件位于所述多个餐具搁架之间。
所述多个餐具搁架以滑动方式从所述桶出入,所述红外线加热器向与所述多个餐具搁架的滑动方向并排的方向延长。
且所述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桶的两侧面。
此外,所述的洗碗机还包含有设置于所述桶的底面的加热组件。
进一步,还包含有用于向所述桶供给洗涤水的集水槽,在所述桶的底面设置有多个加热组件,所述桶的底面的多个加热组件以所述集水槽为基准,位于相互相反的位置。
还包含有用于向所述桶供给洗涤水的集水槽,设置于所述桶的底面的加热组件的反射板利用连接流路与所述集水槽连接。
进一步,所述反射板与所述桶一体形成,并且是所述桶的侧面向外侧凹陷形成。
所述桶形成有用于使红外线贯通的开口部,所述反射板从所述桶的外侧结合于所述桶。
所述洗碗机还包含有用于罩住所述红外线加热器,并且形成有多个用于使红外线通过的孔的罩。
而所述洗碗机将依次进行洗涤进程、清洗进程、烘干进程,在所述洗涤进程或烘干进程中,所述红外线加热器将进行驱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不用加热洗涤水,而是直接加热餐具,因此,可以减少加热洗涤水后进行循环时产生的热损失。并且,在烘干进程中,由于红外线加热器驱动,将热放射到餐具侧进行餐具的烘干,因此,可以减少烘干时间,从而可以提高烘干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洗碗机的斜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洗碗机的剖面图;
图3是沿着图2的A-A切开的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沿图2所示A-A方向切开的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洗碗机的图面;
图6是本发明第4实施例的洗碗机的图面。
图中主要附图标记含义为:
12:桶 30、40、50、60、70:加热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2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洗碗机的剖面图;图3是沿着图2的A-A切开的剖面图。
首先,如图2所示,依据本发明的洗碗机10包括以下部件:形成外观,前方开口的壳体11;用于密闭所述壳体11的开口的前方的门(图中没有提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乐金熊猫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乐金熊猫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47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