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化瘀通络复方丸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94710.3 | 申请日: | 201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1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孙殿良;孙华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殿良;孙华荣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2 | 分类号: | A61K36/8962;A61K9/20;A61P9/00;A61P3/06;A61P9/10;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21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化瘀 复方 丸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络化瘀的中药复方丸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丸剂旨在用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背景技术
心脑疾病是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学检测手段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有着越来越多的认识。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即“四高一多”的特点,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近300万人,占我国每年总死亡病因的51%。而幸存下来的患者75%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
现有的治疗药物,多数是针对已经发病情况的治疗,由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部位特殊,监床救助时间短暂,所以,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由于救助不及时而导致迅速恶化甚至死亡。即是能够及时治疗,多数化学合成药物都具有较强的毒副作用,临床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对于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结合,降低发病几率,降低病发的严重程度便于治疗。而防治重点就是增强血液中抗凝血小板活化因子,提高纤溶酶活性,促进纤维蛋白溶解,以溶化血栓,避免血液中凝血成分在血管内形成栓塞,从而化瘀通络,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几率。
我国天然药材非常丰富,许多传统中药材都具有化瘀通络的功效。本发明即是根据中药学原理,筛选出特定药效的中药材进行研究、加工,制备成适合临床应用的制剂,可以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技术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研制出一种中药丸剂,该丸剂具有化瘀通络的功能,能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发。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化瘀通络的中药丸剂由下述原料制成的:丹参、葛根、山楂、川芎、黄芪各、银杏叶、广三七、海藻、白芍、大黄、红花、薤白、地龙、黑木耳、八里麻。
上述中药,从功能上来看,丹参活血祛瘀,能提高纤溶酶的活性,促进纤维蛋白的溶解,可使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得到改善;葛根中含有葛根素、葛黄酮抗氧化,能够提高人体免疫细胞功能、防御、自稳,能使冠状动脉、脑动脉扩张,血管阻力降低,降血糖、降血压;山楂具有消食积,散瘀血的功用;川芎有效成分生物碱、川芎嗪等,能减轻动脉粥样硬化,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增加冠脉及脑血流量;广三七止血不留瘀,散瘀不妄为,含皂苷类,能 够抑制血小板聚集,具有溶栓,降压,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海藻善走善破,通经络,破坚结,消痰浊,用治血粘稠;白芍能够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促降血糖;大黄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功效;红花内含红花苷,能够活血通径、散瘀止痛,还能提高心脑耐缺氧能力;薤白能够理气,宽胸,通阳,散结;地龙含有多种氨基酸,蚯蚓素,核算,维生素,具有降压,抗凝血作用;银杏叶具有敛肺,平喘,活血化瘀的药理功能;。黑木耳具有益气强身、活血等功能,它能抗血凝、抗血栓、降血脂,降低血粘,软化血管,使血液流动动畅,减少心血管病发生;八里麻能够疏通气血,通络活血降低血压,常治跌打损伤,手足麻木,肢体偏瘫;黄芪中含有皂苷类,氨基酸类及铁、铜、锌、锰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增强肌体免疫功能。方中用黄芪以补气,取其力专性走,以助推动诸药之力。
本发明所用药方并非为各类具有化瘀通络药材的简单组合,而是在考虑到各类药物的性质、口味、药性、药物交互作用的基础上筛选出来的,并且按照一定配比组成的处方,各方各司其职,既有机配合,又相互促进。
本发明所述丸剂的制备方法为将上述药物按照一定质量比例选材,烘干,灭菌,混合粉碎,过筛,用乙醇润湿制粒,粒重约0.4g。
本发明所制药丸,服用方式为每日三次,饭前半小时,温开水送服15~20粒。
具体实施例
1、材料准备,取丹参10g,葛根、山楂、川芎、黄芪各6g,银杏叶10g,广三七、海藻、白芍、大黄、红花、薤白、地龙、黑木耳各3g,八里麻7g。洗净,置于烘箱中,烘箱调到45℃,在这个温度下烘干16小时,再使用紫外消毒箱进行消毒,紫外消毒箱调到25℃消毒3小时,取出待用。
2、将准备好的材料放在粉碎机中粉碎30分钟,过100目筛,得到灰白色面状粉末,加入适量乙醇,搅拌使其有粘连感为宜,放入制粒机制粒,得到药丸的丸重约为0.4g。
3、将所制得的药丸放在烘箱中,烘箱调到35℃烘干该药丸,封袋储存即可。
临床疗效
1.临床资料
33例心脑血管类疾病患者,其中男21例,女12例,年龄最大者患者72岁,年龄最小患者26岁,患者应用中西药物治疗疗效不佳,改用本方治疗。
2.临床观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殿良;孙华荣,未经孙殿良;孙华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47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