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剩余污泥发酵液为底物合成聚羟基脂肪酸酯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94695.2 | 申请日: | 201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5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清彪;刘正贵;何宁;王远鹏;孙弘;王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7/62 | 分类号: | C12P7/62;C02F11/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剩余 污泥 发酵 合成 羟基 脂肪酸 方法 | ||
1.一种以剩余污泥发酵液为底物合成聚羟基脂肪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城市好氧活性污泥投入污泥驯化器中,按进水-好氧曝气-排泥-沉淀-出水为1个驯化周期进行驯化,好氧曝气时控制曝气量为1~3L/L/min,连续驯化18~22个周期,得驯化稳定的活性污泥;
2)将城市剩余污泥放入反应器中,再加入氢氧化钠,热碱预处理后,调节pH值至中性,再接种厌氧污泥,搅拌下进行厌氧发酵,分离得挥发性脂肪酸发酵液;
3)将驯化稳定的活性污泥于合成反应器中,加入步骤2)得到的挥发性脂肪酸发酵液进行污泥合成聚羟基脂肪酸酯,调pH值为中性,在间歇曝气条件下,添加乙酸钠为外加碳源,进行聚羟基脂肪酸酯的合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剩余污泥发酵液为底物合成聚羟基脂肪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污泥驯化器的有效体积为6L,所述活性污泥浓度以MLSS计为1~4g/L;所述一个驯化周期为22~24h。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剩余污泥发酵液为底物合成聚羟基脂肪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好氧曝气的时间为20~22h,所述沉淀的时间为1~3h。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剩余污泥发酵液为底物合成聚羟基脂肪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水为培养基溶液,每1L培养基溶液中的成分及在驯化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CH3COOH 0.1~1.5mL/L,CH3CH2COOH 0.1~0.7mL/L,KCl 100~360mg/L,K2HPO4·3H2O 50~250mg/L,NH4Cl 85~300mg/L,MgSO470~230mg/L,CaCl220~100mg/L,FeCl3·6H2O 5~20mg/L,蛋白胨110~600mg/L,酵母膏30~206mg/L。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剩余污泥发酵液为底物合成聚羟基脂肪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城市剩余污泥的浓度以MLSS计为10~50g/L,所述氢氧化钠的用量,按质量比,污泥干重∶氢氧化钠为1∶0.033~0.06。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剩余污泥发酵液为底物合成聚羟基脂肪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热碱预处理的温度为30~90℃,热碱预处理的时间为30~90min。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剩余污泥发酵液为底物合成聚羟基脂肪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厌氧发酵的时间为24~60h。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剩余污泥发酵液为底物合成聚羟基脂肪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间歇曝气条件为曝气30min,再搅拌30min。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剩余污泥发酵液为底物合成聚羟基脂肪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外加碳源乙酸钠的浓度为1~4g/L。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以剩余污泥发酵液为底物合成聚羟基脂肪酸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添加乙酸钠的方式为多次投加,最好投加1~6次,投加的流加量为2~30mL/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469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籽棉送配机
- 下一篇:望眼循经定位治疗心绞痛型冠心病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