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非负局部坐标分解的聚类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94686.3 | 申请日: | 201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5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何晓飞;陈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局部 坐标 分解 方法 | ||
1.一种基于非负局部坐标分解的聚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获取样本集合,进而构建样本集合的样本特征矩阵;
(2)根据所述的样本特征矩阵,通过非负局部坐标分解迭代算法求解出样本集合的低维稀疏矩阵;
(3)对所述的低维稀疏矩阵进行聚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负局部坐标分解的聚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通过以下迭代方程组,求解出样本集合的低维稀疏矩阵;
其中:X为样本特征矩阵,U为基矩阵,V为系数矩阵;Ut和Vt分别为t次迭代后的基矩阵和系数矩阵,U0和V0分别为随机非负初始化的基矩阵和系数矩阵,为Ut中第j行第p列的元素值,为Vt中第p行第i列的元素值;为Vt-1中的第i列向量,为Ut中的第p列向量,xi为X中的第i列向量;μ为稀疏因子,l为元素值均为1的列向量,ρ为收敛阈值;C和Dt均为矩阵,其中,C中的行向量均为cT,c=diag(XTX),Dt中的列向量均为dt,dt=diag((Ut)TUt);当迭代收敛或达到最大迭代次数,则对应的Vt即为样本集合的低维稀疏矩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负局部坐标分解的聚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对低维稀疏矩阵进行聚类的过程为:分析低维稀疏矩阵每一列向量中的最大元素值,若第i列向量中的最大元素值为第p行,则第i列向量所对应的样本归属于第p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468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