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快速更换的防磨下料板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94672.1 | 申请日: | 2011-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2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李述洲;李春来;谢茂;陈家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平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26 | 分类号: | B65G47/26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52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更换 防磨下料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流水生产线上的下料工艺,具体地说,是一种可快速更换的防磨下料板。
背景技术
在半导体元件的流水生产线上,各种电子元件需要经过一个排序过程,而下料板就是排序过程中的关键机构,杂乱的电子元件经过下料板后,可以有序的放置在传送带上。
如图1所示,现有的下料板通常由左右两块基板组合而成,在两基板之间形成下料槽,电子元件从上而下按序排列放置。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强烈的机械振动和元件下坠时管脚的旋转,下料板的磨损非常严重,特别是下端的下料枝头,使用寿命通常只有一个月左右。在维修过程中,任何一处损坏都需要更换整块基板,调试时要保证两基板之间下料槽的间隙,因此维修时间较长,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快速更换的防磨下料板。维修过程中直接替换磨损部件,不用调试下料槽的间隙,减少维修时间和维护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方案是:
一种可快速更换的防磨下料板,由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组合而成,在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的两侧边之间设置为曲线型的下料槽,其关键在于:所述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均由上端的固定板和下端的替换板组成。
生产过程中,往往是替换板的位置磨损非常严重,因此将基板分成固定部件和可替换部件,由于固定板能够维持下料槽之间的间隙,因此替换时只需要更换替换板即可,降低了维护成本和维修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作为进一步描述,所述替换板的上端通过定位销和紧固螺钉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该替换板的下端设置有下料枝头,通过定位销和紧固螺钉可以有效防止替换板的移位和松动,通过下料枝头可以保证元件下落时的准确定位,保证了工作效率。
所述替换板上、下两端之间弯折成阶梯状,其梯面为斜面,所述固定板的下端端面与所述替换版的梯面相适应,采用斜面重合设计,保证元件顺利下落。
所述替换板由硬质合金材料制成,增强了设备的耐磨能力,延长使用寿命。
为了方便下料,所述第二基板的上端边缘为斜边,使得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上端形成进料口。
为了便于固定,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固定螺孔。
本发明的显著效果是:在磨损严重的位置采用耐磨的硬质合金材料作为替换板,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相对于整体采用硬质合金材料而言,又降低了设备成本,即使替换板发生损坏,维修过程中直接更换替换板,不需要整体更换下料板,不需要调试下料槽的间隙,从而减少更换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下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的正视图;
图4是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基板1分离状态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2所示,一种可快速更换的防磨下料板,由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组合而成,在第一基板1第二基板2的两侧边之间设置为曲线型的下料槽,所述第一基板1与第二基板2均由上端的固定板a和下端的替换板b组成。
如图3所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以第一基板1为例,所述替换板b由硬质合金材料制成,替换板b的上端通过一对定位销3a、3b和一对紧固螺钉4a、4b固定在所述固定板a上,该替换板b的下端设置有下料枝头c,通过定位销3a、3b和紧固螺钉4a、4b可以有效防止替换板的移位和松动,通过下料枝头c可以保证元件下落时的准确定位,保证了工作效率。
如图4所示,为了防止固定板a与替换板b之间的缝隙在元件下落时对元件管脚造成影响,所述替换板b上、下两端之间弯折成阶梯状,其梯面为斜面,所述固定板a的下端端面与所述替换版b的梯面相适应,采用斜面重合设计,从而保证元件顺利下落。
为了方便下料,所述第二基板2的上端边缘为斜边,使得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的上端形成进料口。
为了便于固定,所述固定板a上设置有固定螺孔5,采用多对固定螺孔5可以将固定板a稳稳的固定在安装座上。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在电子元件的流水生产线上,特别是对于轴向二极管来说,元件的管脚往往拉成直线状,在元件排序过程中,将两块下料板相对设置成一个下料门,元件两端的管脚从下料板上端的进料口进入下料槽,通过下料槽之间的缝隙滑落而下,最后通过下料枝头c将元件放置在传送带上,便于元件的依次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平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平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46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用于控制流体动态的凹槽的旋转机械
- 下一篇:治疗腰肌纤维炎的中药酒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