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多孔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94485.3 | 申请日: | 2011-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7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军;李林;张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2/16 | 分类号: | H01M2/16;H01M2/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王磊;许伟群 |
地址: | 10087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多孔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复合多孔膜,包括多孔膜基体和无机颗粒和/或温敏性颗粒以及粘合剂,所述无机颗粒和/或温敏性颗粒通过粘合剂粘结在所述多孔膜基体一侧或两侧,从而形成独立的无机颗粒涂层、独立的温敏性颗粒涂层或者无机颗粒和温敏性颗粒的混合涂层,其中所述多孔膜基体内部的孔中没有粘合剂、无机颗粒和温敏性颗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多孔膜,其中所述多孔膜基体为聚烯烃多孔膜,所述多孔膜基体的厚度为15至40μm,孔隙率为30%至7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多孔膜,其中所述无机颗粒涂层、温敏性颗粒涂层、或无机颗粒和温敏性颗粒的混合涂层的厚度为1至20μm;所述无机颗粒的选自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氧化镧、二氧化锆、三氧化二铝、硫酸钡、碳酸钙和碳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无机颗粒在所述无机颗粒涂层、或无机颗粒和温敏性颗粒混合涂层中的含量为10重量%-95重量%;所述温敏性颗粒为聚乙烯蜡粉末或聚丙烯蜡粉末;所述温敏性颗粒在所述温敏性颗粒涂层或无机颗粒和温敏性颗粒混合涂层中的含量为0重量%-95重量%;所述无机颗粒或温敏性颗粒的粒径为0.001-5μ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多孔膜,其中所述无机颗粒涂层、温敏性颗粒涂层、或无机颗粒和温敏性颗粒的混合涂层的厚度为3至15μm。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多孔膜,其中所述无机颗粒在所述无机颗粒涂层、或无机颗粒和温敏性颗粒混合涂层中的含量为优选30重量%-70重量%;所述温敏性颗粒在所述温敏性颗粒涂层或无机颗粒和温敏性颗粒混合涂层中的含量为40重量%-60重量%。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多孔膜,其中所述无机颗粒或温敏性颗粒的粒径为0.01-1μ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多孔膜,其中所述粘合剂选自聚偏氟乙烯、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丙烯酸酯、聚氯乙烯、聚四氟乙烯、丁苯橡胶、聚氨酯、丁腈橡胶、纤维素衍生物和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粘合剂在所述无机颗粒涂层或温敏性颗粒涂层或无机颗粒和温敏性颗粒的混合涂层中的含量为0.5重量%-50重量%,优选10重量%-45重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多孔膜,其中所述粘合剂在所述无机颗粒涂层或温敏性颗粒涂层或无机颗粒和温敏性颗粒的混合涂层中的含量为10重量%-45重量%。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多孔膜,其中所述涂层中还包括分散剂,所述分散剂选自聚氧乙烯醚、聚羧酸衍生物、明胶和海藻胶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分散剂在所述无机颗粒涂层或温敏性颗粒涂层或无机颗粒和温敏性颗粒的混合涂层中的含量为0-5重量%,优选0.5重量%-3重量%。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多孔膜,其中所述分散剂在所述无机颗粒涂层或温敏性颗粒涂层或无机颗粒和温敏性颗粒的混合涂层中的含量为0.5重量%-3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师范大学,未经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448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