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莓酒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94331.4 | 申请日: | 2011-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1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朱大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大信 |
主分类号: | C12G3/04 | 分类号: | C12G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3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莓酒 | ||
一、发明名称
红莓酒、橙子酒、菠萝酒、桑果酒、蓝梅酒、山楂酒六种主要用发酵的大曲玉米酒蒸出的酒,工艺改进酒的热量香内加入红莓酒、橙子酒、菠萝酒、桑果酒、山楂酒、粉末、蒸汽水陶瓷熬煮生物植物水分营养38%度五种酒。
技术背景
白酒对人体的伤害:日常生活中,经常饮用的酒有啤酒、白酒,各种酒的来源酿造工艺及乙醇含量即酒精度各不相同,酒精度数通常指酒中的所含乙醇量的百分比(按容量计),如北京啤酒含乙醇3.4%,葡萄酒含乙醇约11-16%,通常称11-16度,白酒含乙醇厚38-60%,其中含乙醇38%的又称为低度白酒,长期饮用可以导致体内多种营养素缺乏。
草莓都有什么样的营养成份?
草莓属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叫洋莓,原产于南美洲,我国是在20世纪初才引进的。草莓品种繁多,有2000多个品种,果实鲜红美艳,柔软多汁,甘酸宜人,芳香馥郁,有“水果皇后”的美誉。草莓营养丰富,富含多种有效成分,每百克鲜果肉中含维生素C60毫克,比苹果、葡萄含量还高。果肉中含有大量的糖类、蛋白质、有机酸、果胶等营养物质。此外,草莓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B2、C、PP以及钙、磷、铁、钾、锌、 铬等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和部分微量元素。草莓是人体必需的纤维素、铁、钾、维生素C和黄酮类等成分的重要来源。草莓又叫红莓、杨莓、地莓等,是蔷薇科草莓属植物的泛称,全世界有50多种。
草莓营养丰富,含有果糖、蔗糖、柠檬酸、苹果酸、水杨酸、氨基酸以及钙、磷、铁等矿物质。此外,它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含量非常丰富,每100克草莓中就含有维生素C60毫克。草莓中所含的胡萝卜素是合成维生素A的重要物质,具有明目养肝作用。草莓还含有果胶和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帮助消化、通畅大便。
草莓的营养成分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多吃也不会受凉或上火,是老少皆宜的健康食品。草莓的吃法很多。
菠萝的营养成分
菠萝的营养成分: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E、食物纤维、蛋白质分解醇素、糖类、钙、钠、铁等。据分析,每百克菠萝中含有糖类9.3克、蛋白质0.4克、脂肪0.3克、粗纤维0.4克、钙18毫克、磷28毫克、铁0.5毫克、胡萝卜素0.08毫克、维生素C 24毫克、维生素B20.02毫克、维生素B10.08毫克、烟酸0.2毫克。
1.菠萝含有一种叫“菠萝朊酶”的物质,它能分解蛋白质,溶解阻塞于组织中的纤维蛋白和血凝块,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消除炎症和水肿;
2.菠萝中所含糖、盐类和酶有利尿作用,适当食用对肾炎,高血压病患者有益;
3.菠萝性味甘平,具有健胃消食、补脾止泻、清胃解渴等功用。
菠萝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特别适宜身热烦躁者、肾炎、高血压、支气管炎、消化不良者;
2.患有溃疡病、肾脏病、凝血功能障碍的人应禁食菠萝,发烧及患有湿疹疥疮的人也不宜多吃。
菠萝食疗作用:
菠萝味甘、微酸、性平,入胃、肾经;
具有止渴解烦,健脾解渴,消肿,祛湿,醒酒益气的功效;
可用于消化不良、肠炎腹泻、伤暑、身热烦渴等症,也可用于高血压眩晕、手足软弱无力的辅助治疗。
橙子的功效作用:
1、和胃降逆,橙子味酸,性寒凉,入肝、胃经。有和中开胃,降逆止呕之功。善用于饮食停滞而引起的呕吐,胃中浮风恶气,肝胃郁热等疾病。
2、宽胸开结,橙子性寒,有清热降逆之功、善清肺胸之热,由于肺中蕴热,或外感风热,热灼津液为痰,痰热结于胸中,气机痹阻,引起胸部疼痛,咳喘,咯痰黄稠,甚则咳血,或痰腥臭,烦闷发热,苔黄腻,脉象滑数,治宜用橙子,泄热涤痰,宽胸开结,凉血止血,功效显著。
3、消瘿,因外邪所侵,或情志内伤,以及体质虚弱,使气机阻滞,津液积聚为痰。如《丹溪心法》:“痰之为物,随气升降, 无处不到。”“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故瘿自发生和痰凝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如痰凝结于喉结两侧为肉瘿。其症喉结两侧肿块在于皮里膜外,局部不红不热,按之坚实或有囊性感,舌苔薄腻,脉滑,治宜用橙子清热化痰,解郁散结。
4、杀鱼蟹之毒,橙子味酸芳香,酸能杀菌,有除醒脾,和胃降逆,对于因饮酒过量,或做鱼蟹之菜肴,均有较好的调味和解毒醒酒作用。使菜肴更加可口适中,味香鲜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大信,未经朱大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943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